這要是分層買就不行了,就得有公攤面積。
徐春嬌碰著不懂的事也樂意多打聽,問問啥叫公攤面積啊。
幾十歲的人了理解得還挺快,尋思就是掏了錢,但是沒有圈進家里的面積唄。
這就跟最近碼頭賣螃蟹一個道理。
螃蟹會跑,所以都得用稻草綁住,但是上稱的時候是一塊稱的重。
螃蟹就是套內面積,綁螃蟹的繩子就是公攤面積。
繩子越重,利潤肯定就越高。
等爬到三樓,小老太都琢磨出公攤面積的漏洞來了,跟白老太叨叨著老家家家戶戶都有放地瓜的茴孔,跟香江處處可見的地下室也是一樣的。
回頭把地下室算成是公攤面積,先收一份錢,然后改裝成停車廠,再收一份的費用。
三樓視野好,還能瞧見周邊一溜煙小洋樓的屋頂。
隔壁樓居然還有個小泳池。
來臺風那會,家家戶戶的院子蓄滿水倒也能給幾歲孩子劃拉著玩,哪能跟正兒八經的泳池比啊。
徐春嬌再感慨,回頭公攤面積的算法要是傳回老家,同樣修個泳池算公攤面積,然后游泳還得算門票,同樣是收兩份錢。
算起來還得是鄉下房子更劃算點。
已經到了飯點,母女兩是真心實意的想走。
出來幾個小時了,一老一小擱旅館里也不知道咋樣了。
倒不怕老的帶小的亂跑,怕就怕太老實,餓了也不敢出去買吃的。
老白家也是實打實的留飯。
做生意的人說話確實有一套,徐春嬌頭一回沒能撕巴贏。
人家干啥事也利落,一打聽出還有一老一小在旅館就要去開車接過來一塊。
白老太私底下問了問兒子。
剛才她聽得明白,那一家子在鄉下有房,應該不是城里人。
瞅這老的老小的小,肯定擱老家日子過不下去了才來這里討生活。
白老五告訴親媽,還真不全是。
他倒是想起來那叫牛桂枝的女同志來過一回,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
白老太略微有些吃驚。
內地的事總歸能傳過來些,那邊大學生可不容易。
人再問問當兒子的,“那徐老太是跟著一塊來香江帶孫子吧。”
兒女太有出息愿意闖蕩也不行,挺大的一個老太太還得背井離鄉。
“我看那老太太挺好,說話中聽,人也麻利。”
“也不指望一個老太太能干多大的活兒,平日里幫忙帶帶孩子,跟我說說話也就夠了。”
“家里頭也不差那點錢,你給那老太太工資開高一點,就當時給他們減點負擔。”
老白家請個人還真不是什么需要商量的大事,舉手之勞就當是做善事。
白老五也就應了下來,“回頭我跟徐老太女兒提,她同意了應該問題不大。”
母子兩都覺得沒毛病。
鄉下地方一般都是兒女小的時候聽父母,等長大了父母也老了,就該反過來聽孩子的了。
所以請徐老太來老白家做阿姨的事,肯定得通過子女才行…
老白家母子兩越猜越錯,越錯越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