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已經擺上大圓桌子,按著家常菜的規模來說很不錯。
擱老家,徐春嬌真有帶孩子出去吃飯的時候,絕對是主人家真心實意留飯,飯菜也夠,所以老太太頂多吩咐孩子大大方方的吃,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費,不要飯菜不要吧唧嘴,也不要瞎扒拉飯菜就完事了。
老姚頭后知后覺,到這會才想起來得教教孩子點規矩,比如好吃的菜不能一直吃,不好吃的菜也要多吃幾口,如果哪個菜只剩下一點了可不能去夾啊。
就比如這會桌子上那一盤雞翅,假設就剩兩個了,甭管多饞都不能再動筷子。
老頭子沒找到機會,只能時不時跟孫子使眼色。
兩人顯然不在一個頻道上,姚家旺沒接收到來自爺爺發出的信號,只一味的干飯!
一個孩子供著吃,兩個孩子分著吃,三個孩子搶著吃,更別提老牛家孩子多,又都是過了幾年苦日子的,所以吃啥都噴香,引得老白家兩孩子今兒都多吃了一碗飯。
小孩吃飯香市好事,大人瞧在眼里都挺高興,白老太還把最后一個雞翅夾給姚家旺。
老姚頭眼睛都眨巴抽筋了也沒得到孫子的反饋,恰好又聽見老白家讓親家母一切安定下來以后再上工,急忙也朝徐春嬌飛去一個眼神。
他今兒真是開了眼界了,做夢都想不出還能有這么漂亮的房子,那么多高檔的家具。
這家吃飯居然還用成套的碗碟呦,比以前地主家過得都要好上一百倍。
有錢就算了,瞅著還都挺好說話,挺不把錢當回事的。
老姚頭急切的希望能和親家母對上視線,好叫對方也幫自己說個工作。
甚至都不用一個月四千塊錢,一個月給他一千塊就夠啦。
無論老姚頭如何努力都沒能收到親家母一個眼神。
徐春嬌是真沒看到,不正眼看老姚頭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會她正看白老太拿過來的報紙。
老家報紙能登廣告也就是這兩年的事,而且私營企業甚至都沒有登廣告的權利,沒想香江報紙的內容還挺豐富,連租房信息都有。
報紙上房源信息特別多,徐春嬌越看越是稀奇。
倒不是十平方米也能往外出租等等事。
擱老家十幾平方米住三代人也能瞧見。
但人家十平方米居然還能安出來個廚房和廁所,這就相當能耐了。
白老太說著既然孩子也跟來了,找到落腳地就是頭一件要緊的事,還幫著指了幾處合適租房的地方。
像九龍城寨那邊的房子,最便宜的三四百塊都有,可不能帶孩子住那啊。
白老五主動提起了老牛家來香江給加工廠找門路的事兒,徐春嬌放下報紙,打起十二萬分精神。
白老太也跟著聽了一會。
她剛才額外寬慰了徐春嬌挺多的話。
雖然出發點也是好的,但話里話外把人家給定位低了,甚至一年吃不上一次肉,但只要肯吃苦,用心做事,不怕吃不好的話也是說了的。
要是碰上心思重的,這會估摸都往心里頭記恨了。
不過她也瞧得出來,母女兩都不是小家子氣的人,確實是沒往心里頭去,也就吩咐兒子,“你給她們掌掌眼。”
老白家做的外貿生意,兩邊政策都熟悉,撿著跟母女兩說著,叨叨現在兩頭用的是匯率雙軌。
不是貿易的項目,是一塊五對一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