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老白家吃飯時估摸著著光顧干飯了。
上學的事,這會站著的人里一個比一個積極上心,那會在飯桌上也問老白家了。
按老白家的意思,至少得等一個月以后身份證下來,姚家旺才能以受養人的身份上學。
擱老家,八九歲上一年級可太常見了,當媽和當外婆的并不怎么擔心。
比起學習,姚家旺能不能適應新生活反而叫徐春嬌更關心。
親媽說出口時,牛桂枝還挺意外,她壓根就沒想過孩子跟過來能不能適應的問題。
不是不關心,是腦子里沒有概念。
父母養孩子,就是多個人多雙筷子的養法。
能叫孩子無病無災的長成人就已經是稱職的父母了,哪還有精力去揣摩孩子咋樣啊。
她就是這么被養大的。
小時候沒得到的東西,長大后再養自己的孩子也不會有。
老太太這會已經走出去看看外孫和剛才那些小朋友在干啥。
牛桂枝尋思著要不咋說隔代親呢,她都沒享受到的關懷叫兒子享受上也成。
人趕緊也跟了出去。
也不知道之前說了啥,這會姚家旺跟幾個小孩子聚在一起,正很平靜的對一個同齡女孩子說:“你真的是你媽生的。”
那小姑娘辯解,“不是的,結婚了國家就發小孩!”
姚家旺跟在徐春嬌屁股后頭長大的,一開口全身上下最自信的地方就是嘴的特征學得九成九,一臉嚴肅反問,“那國家發的小孩是哪里來的。”
人家絞盡腦汁已經想得很著急了,姚家旺淡淡說:“所以小孩就是媽媽們生的。”
小姑娘氣得哭出聲來,掀高裙子擦眼淚。
姚家旺輕輕把小姑娘撂起來的裙擺放下拂平整,然后脫下外套一條袖子遞給人家擦眼淚,自己就只穿半邊衣服…
小孩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沒一會又在一塊說話。
孩子是國家發還是媽媽生的問題暫時沒有答案,但一幫小孩子們倒是討論出些別的,比如長大后一定是親戚結婚。
姚家旺就自信滿滿的表示:“我媽和我爸結婚了,我大伯和我大伯娘結婚了,所以我們長大以后肯定是跟親戚結婚”
人還理直氣壯的質問其他懷疑的小朋友,“難道你爸爸不是跟你媽媽結婚嗎?”
太自信了,把別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再比如,幾個孩子堅定人的心臟一定是愛心形的!
徐春嬌放心了,這孩子不容易被帶偏,還容易帶偏別人,應該出不了什么大事…
人扭頭吩咐閨女不用著急,用十天半個月來置辦家當,再等等老白家的消息。
牛桂枝忙應下,用望母成龍的眼神問老太太:“媽,你啥時候去上工啊?”
小老太沒有一丁點到新環境需要的過渡期,收拾麻溜隔天上崗再就業了。
老白家包吃包住。
三層小洋樓沒有小房間,徐春嬌還分到一間四十平方米,家具齊全的屋。
當然,是合住。
做飯大姐早就騰出好地方,打從徐春嬌進門那一剎那就開始叨叨自己兩個兒子三個女婿相當孝順,再叨叨雖然是只身一個人來香江干活,可也有關系十分好的親戚照應著。
這一說,就是十來分鐘不停嘴。
徐春嬌聽見白老太正在樓下聲聲呼喚就出去看看。
做飯大姐邊跟著邊琢磨這一臉精明樣的老太聽進去了多少,她說的那些也不知道有沒有用,這人不能欺負她吧。
小洋房大門敞開著,白老太是小腳,這會正一步一顛的追著一只小狗。
“老爺子不常回來,家里平日就老太太和我,還有那只狗”做飯大姐眼里有幾分嫌棄,“那狗愛掉毛還老是往外跑,天天都得去抓。”
人有幾分不情愿的出門跟著找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