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啥好說的,肯定得重新翻修房子。
被火燒過的墻哪怕沒有塌也不能再用,否則下雨天容易滲水….
先鋒生產隊干建筑的社員叫江寶寶,拍著心窩子叫老太太放心吧。
按著他以前在公社建筑隊的本事,130塊錢就能修三間瓦房和三間草房。
周圍的社員們也都叨叨問題不大,到時候組織起人手,管幾頓飯就成了。
徐老太家的飯一定差不了的。
徐春嬌找了一本孫女的作業本,寫了個‘日字,要建兩層樓…
江寶寶尋思也在能力之內。
五六層的樓房他都有信心,以前幫助三線廠蓋干打壘宿舍樓,一個月能建一千平方米的宿舍呢。
樓房主要是用預制板,,更別提就兩層了,三個月不到就能完工。
小老太在香江因為好奇問過幾嘴,那小洋房結構應該是鋼筋水泥的結構。
涉及到知忙點的江寶寶就得問問,不是預制板也不是干打壘里頭用來支撐的磚頭,那鋼筋放哪里?
徐春嬌點了點‘日字中間的橫杠,“我在鵬城瞧見的樓房,天花板上突出來的梁子,一般都是承重柱,鋼筋應該要往里頭放。
江寶寶呢喃,“你說…應該…?”
那是房子啊,沒蓋好哪一天睡里頭塌了會死人的。
人依舊聽著。
徐春嬌繼續叨叨,“還有些框架結構的房子,就是承重柱子加橫梁,在墻角和墻身中間有凸起來的結構也是承重的作用。
小老太在草稿紙上畫了四根柱子,表示樓的重量通過橫梁傳遞到承重柱子上,再傳遞到地基,按理就應該穩了。
江寶寶輕聲說:“是按理么.,….
回來路上,徐春嬌已經通過空間百科館學了個大概,在紙張上寫寫畫畫,表示先用鋼筋編一個網,好讓柱子筋坐落在網上。
完后安預制板后再澆灌混泥土,這樣承重柱就完事了。
蓋房子蓋多了,饒是沒干過也能聽懂個七八分,人家就得問問那承重柱里頭安鋼筋,按理應該用多少合適,再問問用來固定鋼筋的網,改為用鋼筋籠行不行?
手藝活就講究懂越多越吃香,學到了就是自己的。
這會也到飯點了,蓋房子的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商量好的,社員們紛紛離開荒屋,大部分社員都沒聽見被問得多了的徐春嬌來了一句:那就上鵬城進修去吧。
社員們只不過回家吃了一頓飯,睡了個午覺,起來后干了一會兒活。
晚飯前得空時想嘮個嗑放放松,扎堆還想討論一下徐老太到底要蓋啥房子時才從知情人嘴里知道落后了一大截。
有瞧見牛進棚下班回來的,就左一句老太太已經到家了,右一句老太太要蓋大房子。
今兒牛翠蘭也一塊去了城里。
她主要是到船廠子弟學校幫雙胞胎辦理育紅院入學。
還是那句話,老師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甚至里頭上學的孩子是誰家的都有數,家里頭孩子去那不挨欺負。
姐弟兩聽得云里霧里,光是怎么進修就沒弄明白,騎著車緊趕慢趕的回了家。
家里人都在院子里坐著。
姐弟兩也就搬個小板凳坐下開始聽,從哪算哪吧。
正嘰里呱啦的江寶寶對新加入的兩人點了下頭就當是打招呼了,緊接著繼續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