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兩只是意外,但相當理解。
鄉下好多老頭老太太能動彈的時候成天嗷嗷叫著死就死了,等年紀越來越大,再碰上點大病小災就開始怕了。
到那會,哪怕是因為得病疼得死去活來,要么就是癱在床上跟個活死人一樣都能忍,就覺得多活一分鐘都值當。
好些老人病了以后因為怕死開始不干人事,要哭要鬧,見人就訴苦,見兒女就折騰,瘋狂亂吃藥。
自己不好過可以讓全家一起不安生,為了活著可以帶全家老小一起跳火坑。
為了治病逼全家去賣血湊錢的版本聽過了,生個病怕家里人不管,把剛出生的孫子溺進水缸里的版本,也是切實發生過的。
小腳老太想這招那都算春風化雨一樣溫和了。
母女兩太淡定,于白老太眼里不反感等于能接受,眼神犀利的去威壓兒子。
結了婚也能離婚,而她舒心自在的日子過一天就少一天。
兒啊,真需要你孝順的時刻到了。
白老太對徐春嬌說:
“桂枝個有本事的孩子,我看她把兒子養得那么好就知道是個會過日子的好女人。”
“別看我家老五比桂枝大了將近十歲,可他結婚晚,那口子走得也早,在這方面就得有人推一把…”
牛桂枝雖然不至于因為人家夸幾句就昏了頭,但此時此刻也覺得渾身猶如螞蟻在爬,是怎么都坐不住,硬著頭皮喊了句媽,叨了句家里的事要不趕趟了,她這就得走了。
家里其實啥事都沒有,但了然的小老太還是跟白老太嘴了一句,“孩子今兒不上學,她答應帶去荔園看恐龍屋。”
白老五目送牛桂枝。
他也想走,可誰叫這是他家,今兒走明兒也得來,只能繼續聽著親媽又提起兩人的孩子。
而牛桂枝也聽到了,下意識加快了腳步。
她依舊記得親媽晚上要回家吃飯。
光是豬肚就得洗上一個小時,燉上一個小時,豬肚包雞媽愛吃。
晚飯的菜單有熗拌木耳,還先把木耳用溫水泡上,一會兒做個熗拌木耳,這是家公老姚頭點名要吃的菜。
又拿出六個雞蛋,準備蒸一大碗肉沫雞蛋羹,家旺老喜歡用這道菜拌飯吃了。
另外,前天泡的綠豆也發芽了,可以炒一盤豆芽。
就三菜一湯,不趕趟的弄下來也到吃飯時了.....。
人再端著碗筷盤子倒騰了好幾趟,把飯菜都端上了桌張羅吃飯,老太太剛好回來。
姚家旺養到這么大,吃飯問題從來沒叫大人操心過,這會吧唧吧唧吃得津津有味。
孩子吃飯香最大的好處就是當媽的一頓飯能吃得舒心一點。
要是碰上個不愛吃飯的娃,一頓飯下來,自己幾乎沒吃上幾口,吃的那幾口也是快速的塞到嘴里的,根本沒有仔細咀嚼,仔細品味,那才是遭罪
。
牛桂枝一邊吃一邊惦記著給兒子夾菜,叮囑別卡著了,慢點兒吃,一邊讓公公等會帶孩子下樓消食去。
等屋里頭就剩母女兩的時候時候,人也是主動開的口,道:“媽,老白家的事,其實我挺樂意。”
人也沒心思收拾碗筷了,一屁股坐徐春嬌身邊:
“家旺爸也走了好幾年了.....”
“那時候誰都說姚建設是個老實人,沒什么花花腸子和壞心眼,絕對是個能踏實過日子的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