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有所經歷的人,母女兩不知白家如何,反正女方該吃吃,該睡睡。
牛桂枝送親媽出門時還在叨叨等結算清楚了荔枝的錢就換一個大點的房子。
老姚頭擱邊上也是聽見了的,隔天一早就去掏信報箱。
這地兒錢來錢往的喜歡用支票,就往信報箱里頭放。
老頭一直覺得這不就跟老家的匯款單是一樣的么。
不,還不如老家呢......。
擱海島,至少郵政局的人親自交手上。
這隨隨便便就往信報箱里頭放,丟了怎么辦?
饒是兒媳婦說可能沒那么快,老姚頭也得看看才安心。
信報箱里頭居然還真就有一份信。
老頭半文盲看不懂,心急火燎的回了家。
牛桂枝也挺意外,抽出支票瞅了一眼。
金額沒有問題,是當初兩家說好的數目,但支票日期開的是半年后。
香江支票有效期剛好就是半年。
在小老太的帶領下,老牛家向來都是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摩陌生人,對外人也是抱著十二萬分的警惕。
老姚頭還擱那安慰兒媳婦,叨叨人家第二天就把支票匯過來,可見是有誠意的,咱可不能失禮的時候,牛桂枝已經在尋思對方是不是要挖坑了。
她得找媽…
這是正事啊,牛桂枝打的還是計程車。
倒是在老白家門口碰見了老白家給當阿姨的徐春嬌請的阿姨。
牛桂枝記不得人家叫啥,心里喊人家套娃大姐,問問親媽在不在,聽說老太太不在就有幾分失落。
做飯大姐心痛痛的。
干個伺候人的活都競爭不過人家。
昨兒她還聽到白老太私下發話,叫當兒子的收收心,看來牛家和白家往后確實是要不一般了。
她也怕是有什么事,叨叨兩老太太是串門去了,問要不要騎自行車去找......。
家里頭倒是有一輛閑置挺久的車子,雖然那會按著小孩身高買的,但體型嬌小的女人騎著倒是沒什么問題。
不過那地兒雖然不遠,但也有好幾公里。
牛桂枝已經動了心,距離算個啥,鄉下十幾公里的山路都時常走著,更別說城市里四通八達的水泥路.....。
但是看到車,牛桂枝還是愣了愣。
咋說呢,自行車的輪子,摩托車的架子,沒見過啊....
做飯阿姨叨叨現在年輕人可喜歡這種子彈頭自行車了,當時買來時花了兩千多塊錢呢,只可惜露露不喜歡沒用過多少回,車子胎毛都還在呢。
也行吧,反正只要是自行車,到底都是一樣的騎。
牛桂枝急著找媽,跨上就走。
也不知道是實在騎不慣還是頭一回在香江車水馬龍的街頭騎車,人總是集中不了注意力。
剛騎出兩公里就追尾。
牛桂枝倒是沒摔疼,自個爬起來后尋思完了,撞到了一輛小汽車,得賠錢…
看清楚車上下來的人后,牛桂枝松了口氣。
問題不大,是即將相親的對象…
這一片還在小洋房周圍,兩個人能碰上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