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是造出來了,正好最近生產隊都在捕撈帶魚,剛好能試試看。
帶魚已經由一個指頭那么寬,長到了三指至四指寬,個別體重已經逼近一斤。
從十月份后到二月份都是帶魚一年中最為肥美鮮香的季節。
以打魚為生的漁民就得講究效率,除非像是石斑魚只能手擎一條釣竿一條條,慢慢悠悠往上釣。
大部分時候說是捕撈帶魚,其實就是一網上來在各色各樣的海貨之間以后把帶魚挑選出來。
市面上最好賣又最常見的海鮮無外乎就那么一些,都會常年累月的固定捕撈。
今兒是晚上出海,打算到了目的地放小船找魚,效率高而且省油。
晚上的好處是等找到魚可以放水下燈光集中魚群,然后大船放網圍快艇。
因為要實驗,徐水生也一塊去,這會來叫門。
黃水仙有幾分擔心。
還是那句話,大海無情,每年海上都得嘎幾個。
人得跟徐水生叨叨,“他那么久沒下過海,都是旱鴨子了,行不行啊?”
越擔心想越多,連會不會被帶魚咬都想到了。
帶魚屬于攻擊性很強的魚,牙齒非常鋒利,帶兩層勞保手套都不一定頂得住。
徐水生叫人寬心。才出去兩三天而已,比起以前一走就是一個星期,那都不算是事兒。
而且帶魚很好分類的......。
平日里老百姓買的待遇一般就是三兩左右,半斤也有,但不是每天都能供應上。
所以分魚的時候一斤以上的分一坨,一斤以下的分一坨就完事了。
船上也沒有明顯的分工,都是各憑眼里,看到啥活就干啥,他回頭叫牛進倉悠著點就行了。
黃水仙進屋叫人。
這會牛進倉正在教大妞物理,正好是一道跟電有關的題。
人看了一眼告訴大侄女選a。
大妞就得問問為啥.......。
牛進倉叨叨不知道,但是他有一個同事遇到了一樣的情況,當時選b的操作被電死了…
黃水仙忽然就看開了許多。
隨便吧,這年頭喝口水都有噎死的,該死的都逃不過。
出海了,一群社員就蹲在甲板上抽煙提神。
火柴咔嗒三聲才竄出火苗。
咸腥的海風卷著煙味往鼻腔里鉆,老把式瞇眼看著遠處海天相接處那道青灰色的線——那是月光照不到的積雨云。
出海都是聽老把式的,一切都是按著之前說好了的,到了目的地放小船去找魚。
表兄弟兩倒騰捕魚設備呢,就聽見年輕社員喊:"帶魚群!"
徐水生瞅了表弟一眼,尋思跟這玩意應該沒關系吧。
老把士把煙頭按滅在鐵皮桶沿,一大幫子人瞅著帶魚群游動時特有的磷光已經染藍了半片海面。
老百姓平日用電的燈泡,最大就是一百瓦。
生產隊現在用的集魚燈是跟汽車廠買的,人家用來做汽車大燈的燈泡有兩千瓦。
銀白的光柱刺破海面時,帶魚群果然發了瘋似的往光暈里鉆,銀藍色的身軀扭成一道道閃電,在光束中織出密不透風的網。
"下網!"老把式的吼聲混在柴油機轟鳴里......。
漁網一端用要用大鐵錨固定在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