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匣子徹底的打開了,錢梓涵也是樂呵呵的介紹著自己所帶來的一個個產品,事無巨細的說著這些魚丸、魚滑等產品。
甚至是還把自己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給一一說了出來。
比如用芝士與魚糜相結合,比如在魚丸里面包芝士,比如在夾心貢丸里面加入一些火腿,又或者是在魚餅當中加入一些蟹肉等等。
“顧瀚,你覺得我這些有沒有可能實現?”錢梓涵神色有些興奮的說著。
“有是有,不過路要一步步的走,如今你的工廠才剛剛成立,相應的機械都還沒有落實到位,我覺得發展眼前的這幾款產品就可以了。
等名氣打響了出去之后,再進行擴張也不遲,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顧瀚訕訕的撓了撓頭說道。
“你怎么說的話跟我大哥說的一模一樣?行了,我知道了。這如今帶來的六款產品,就是我已經決定好要進行批量生產的產品。
到時候包裝設計完畢之后,常樂這么一個品牌絕對能夠震驚全國。”錢梓涵自信滿滿的說著。
錢梓涵還是有著相當的底氣,畢竟其身后有著常樂海鮮舫在撐著,常樂海鮮舫的需求量可是遠比想象當中的要大上許多。
加上如今蔡瀾與官方的那個節目的拍攝,到時候常樂海鮮舫的名氣也是能夠徹底的打響。
資本、資源,錢梓涵都已然擁有,加上其各種想法,顧瀚還是覺得錢梓涵應該能夠成功把常樂這么一個品牌給推出去。
“錢姐姐一定會成功的。”
“嗯哦,我跟葛葛還有爸爸都會支持你們的哦。”兩個小家伙也是在一邊應和著,說著也是往嘴里面塞著魚滑魚丸。
“嗯,一定會成功的。”錢梓涵寵溺的摸了摸兩個小家伙的腦袋。
簡單的吃完早餐之后,顧瀚陪著兩女聊了一會之后,這才跑進屋里面,把前些天小虎鯨從海底沉船的那鮮紅釉盤以及那滿是鐵銹的酒瓶給拿了出來。
把盒子給打開,鮮紅釉盤率先的展現在眾人的眼前。
眼見著這么一個鮮紅釉盤,蘇思怡不知道什么時候也是戴上了手套,小心翼翼的捧了起來。
“還真是鮮紅釉瓷器,明代鮮紅釉瓷器以永樂、宣德時產量最大,質量也最好。不過后面由于技術的遺失,還有燒制難度遠比起普通的瓷器要艱難,燒制出完整品的概率也是越來越低。
燒制產量銳減,成功之作很少見。雖然到了大明嘉靖時期,宮廷一再催燒鮮紅釉瓷器,不過燒造艱難的前提之下,官吏們也是開始利用低溫礬紅釉進行取代。”
“眼前這個鮮紅釉盤,盤敞口,弧壁,圈足,底微塌。
盤里及足內均施白釉。外壁施高溫銅紅釉。紅釉釉層肥腴,呈色鮮艷。
釉層氣泡大且密集,釉面泛桔皮紋,柔和悅目。圈足外墻積釉處紅里透黑,胎體較厚,外底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色澤淡雅,頓挫有力。
絕對是目前出土的最為完美的一個鮮紅釉盤之一。
我印象當中,爺爺曾經就鑒定過一個大明宣德年間的鮮紅釉盤官窯,當初我還見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