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上,顧瀚并沒有如同往常一般早早便已經出海,而是一大早上便跟著秦浩南趕到了杜香村。
杜香村外的那一片海域已經完全被圍了起來,岸上遠處的一大片荒地早已經消失不見,轉而變成的是一個個規整的池塘,攏共八個塘赫然出現。
其中較大的四個池塘是蟹塘,另外較小的四個塘,分別是兩個斑節對蝦蝦塘,一個蟶子王塘以及一個東風螺塘。
顧瀚并沒有說僅僅是打算養殖青蟹,斑節對蝦還有蟶王以及東風螺也是顧瀚養殖的一個目標。
這些可都是目前價格比較高昂的海鮮品種,并且已經初步有人進行養殖。
而在遠處的海面上,一排排的牡蠣排早已經搭建完畢,一個個竹排的下面,已經吊著一根根粗大的麻繩。
更遠的地方還有著一幢幢竹子搭建而成的魚排,魚排的上方更是搭建了一些小木屋的存在。
大清晨的,便已經見到一些婦女男人們在魚排上面忙活。
“張明叔,在這感覺如何?”顧瀚來到一處蟹塘當中,看著正坐在蟹塘上方搭建的一個小木屋外的張明說道。
“顧瀚?咦?你怎么來了啊?我在這里別提有多舒服了,你看這小木屋,有床有被還有大風扇,秦經理還給我弄了一個集成爐灶,怕我夜里肚子餓沒有東西吃。
其實我晚上一般都不怎么吃東西。”張明樂呵呵的看著顧瀚說道。
張明負責在這蟹塘當中守著,只不過張明一般都是守著晚上十點鐘到早上十點鐘,十二個小時的守夜時間看著并不算太短,不過真正需要干的活并不沒有多少,尤其是在如今蟹苗還沒有投放的情況下,更是顯得輕松。
一般海邊的養殖塘,始終還是要有人在守著,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塘,一般都是家里面的夫妻或者親人留守,甚至是有些地方塘主,直接在塘旁邊住下,衣食住行全部都在塘邊,一住就是一年的時間。
而像顧瀚這種比較大規模的養殖塘,這樣的養殖場一般情況之下還是請人負責守塘,白天一個晚上一個,兩班制。
守塘的人平日里面要干的活其實也沒有多少,大部分都是坐在塘邊看著塘面罷了,準點喂食似乎也是成了其需要做的唯一的事情。
這樣的活計其實跟保安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一個區別,甚至是某種程度上面來說還是要輕松一些。
這樣的活計也最為適合像張明叔這樣的人,年歲漸長,一些體力活已經干不了,出海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反倒是守守塘還能或多或少賺上一點點的錢。
“張明叔,你覺得合適就行,我還怕你不習慣這樣的生活。”顧瀚樂呵呵的給張明遞了根煙說道。
“哪里能夠不習慣,我這一把年紀了,你要我干點別的事情,我還真干不了。不過這守守塘,喂點東西我還是可以辦得到。說實話,我還要感謝你給我這么一個工作的機會,這事情輕松不說,一個月下來還有將近兩千塊錢的薪資,我已經相當的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