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華興蓉城研究所迎來了兩位訪客。
代海濤拖著半推半就的徐振宇就敲開了陳默辦公室的門。
陳默正在看一份渡河項目中國區上線切換的進度報告。
看到兩人進來,尤其是徐振宇那副霜打茄子的模樣,心中了然。
他放下報告,示意他們坐下。
“默子…”徐振宇剛開了個頭,就覺得喉嚨發堵,后面的話說不下去,只是疲憊又無奈地嘆了口氣。
代海濤看徐振宇說不出口,倒是快人快語。
噼里啪啦就把徐振宇的“悲慘遭遇”和家里父母“冷戰”的情況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一遍,末了還添油加醋:“默哥,你是沒看見,老徐這兩天被折磨得都快不成人形了。再這么下去公司都得受影響。”
陳默安靜地聽著,手指在光滑的實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發出篤篤的輕響。
他理解徐振宇的困境。
靈境一飛沖天,估值八十八億的消息傳開后,作為創始人兼ceo的徐振宇,在老家那些親戚眼中,無異于一座閃閃發光的金礦。
攀附、請托、安排工作…
這些是必然會涌來的麻煩。
這次只是開了兩個,但后面呢?
七大姑八大姨的子女,父母幾十年的老同事老鄰居的孩子…
難道每一個都要靠徐振宇撕破臉皮去硬扛?
這對他個人、對家庭關系、甚至對公司的氛圍和管理,都是巨大的消耗和隱患。
堵不如疏。
人情社會的藤蔓,需要規則的剪刀來修剪。
就連自己不也覺得華興不好安排親戚朋友的工作就往靈境互動扔嗎?
區別無非就是自己的親戚朋友爭氣,而徐振宇的兩個親戚有些太過于拉垮了。
代海濤看他不說話,又繼續補充道,“振宇那倆禍害親戚是開了,可這后遺癥也太猛了,你想個招兒救救孩子吧!”
“我知道。”陳默開口,聲音平靜沉穩,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
他拉開抽屜,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兩份打印好的文件,分別推到徐振宇和代海濤面前。
文件抬頭清晰:《靈境互動核心管理層特殊人才引進及內推管理辦法(試行)》。
兩人疑惑地拿起文件翻看。
陳默的聲音不疾不徐地響起,條理清晰:“核心就兩條。”
“第一條,特殊‘報恩’通道:我們三個股東,每人每年擁有不超過三個‘特殊引進’名額。這些人選,可以是你們認為必須照顧的、實在推脫不掉的人情關系。比如至親、有重大恩情的長輩所托付的對象。”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兩人:“但是,這個名額不是免死金牌。被引進的人,需經過1-3個月的試用期觀察。試用期結束后,由我們三人進行投票表決是否留用。三人中,若有兩票反對,則不予錄用。投票理由需簡要書面陳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