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神色平靜,拿起濕毛巾擦了擦手,動作從容:“齊總過獎了。靈境是發小創業,早期純粹是朋友幫忙,投了點錢占個小股,趕上了行業風口運氣好。本職工作,還得渡河。”
他刻意將“小股”和“運氣”輕描淡寫地帶過,重點落在“渡河”上。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朱家興笑著打圓場。
他更欣賞陳默這種技術出身的務實,“當年我們匯川起步,做電梯控制,多少人覺得沒戲?誰能想到房地產一飛沖天,我們跟著也水漲船高?都是趕上了好時候。”
巧妙地用自己公司的發家史,把話題從敏感的“兼職”引回了更安全的“時勢造英雄”。
“說起好時候,”齊志東似乎也意識到剛才的試探有點過火,立刻順著朱家興的話頭,眼神里帶上了追憶的光,“在座的各位,誰能忘了2001年?那真是…風云激蕩啊!”
他的話音落下,仿佛按下了某個開關。
包間里的人集體陷入了回憶,齊志東拿出手機不停滑動,總算是找到了一篇公眾號文章轉發給陳默。
寫得正是風起云涌的世紀之交的華興電氣的故事。
齊志東喝了點酒有點放浪形骸,拿著手機竟然正字正腔圓地讀了起來:“二十世紀初,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通信行業陷入寒冬。2001年10月,華興公司做出關鍵戰略決策,將其旗下優質資產安圣電氣,以7.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工業巨頭艾默生。這筆當時中國高科技領域最大規模的跨國并購,不僅為華興提供了寶貴的過冬‘棉襖’,更在無意中,孕育了中國電力電子與工業控制領域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陳默也滑動著手機。
屏幕上出現了當年略顯模糊的簽約儀式照片。
西裝革履的雙方代表握手,背景板上“華興技術有限公司&erson”的字樣清晰可見。
包間里徹底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屏幕吸引,連咀嚼的動作都停了。
空氣里彌漫開一種復雜的情緒,混合著感慨、自豪,還有一絲只有親歷者才懂的滄桑。
“7.5億…美金啊!”朱家興也喃喃自語,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震撼業界的時刻。
他當時就在華興電氣,還只是電源研發部的一個小骨干。
“那時候,感覺天都變了。昨天還是華興的人,吃著食堂,罵著加班,一覺醒來,工牌就換成了艾默生,周圍多了好些金發碧眼的老外,流程文件全變成了英文…”
“誰說不是呢。”童勝利放下筷子,接口道。
他是當年華興電氣杭州研究所的骨干,負責矢量變頻算法的攻堅。
“簽補償協議的時候,手都是抖的。股份1:6啊,按凈資產回購,但分四年給,簽了字就領25%,后面三年每年再25%。那筆錢,后來成了我創業的第一桶金。”他語氣平淡,但眼底深處有光芒閃動。
麥格米特如今橫跨智能家電、工業電源、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市值早已突破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