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
“為硬氣!”
“為同舟共濟!”
朱家興、童勝利等人紛紛起身,臉上原本的審視和熱切,此刻更多了幾分認同和激賞。
陳默這番話,既劃清了界限,守住了華興核心利益的門檻,又充分肯定了他們各自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更點燃了這群技術出身大佬骨子里那種“用實力征服一切”的豪情。
瓷杯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
包間里剛才那點微妙的試探和緊繃,似乎在這一杯烈酒下肚后,煙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坦蕩、更基于實力認同的同盟感。
也就是孟常云不在,不然他得夸上一句小默你哄老頭的技能又變強...
酒液入喉,熱辣直沖頭頂。
包間里重新喧騰起來,大佬們推杯換盞,談論的話題也更加深入和放開。
從數據中心液冷技術的下一代瓶頸,聊到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據接口標準化難題;
從東南亞新興市場的電力基建缺口,談到國內“雙碳”目標下新能源并網對傳統電網的沖擊。
技術名詞、市場預判、政策風向在杯盤交錯間激烈碰撞。
每一個觀點背后都可能牽扯著上億的產業布局。
陳默成了風暴的中心。
他年輕,思維敏捷,身處華興這樣的技術前沿陣地,掌握著渡河項目這樣牽一發動全身的核心工程,視角既高且新。
當然更要命的還有重生buff的加持。
他的每一個見解,哪怕只是對某個技術細節的提問,都能引來幾位大佬深入的剖析和爭論。
而他自己像一塊高效的海綿,汲取著這些浸淫行業數十年的頂尖人物沉淀下來的真知灼見。
同時,他基于華興戰略和渡河實踐所拋出的觀點,也常常讓這些老江湖眼前一亮,陷入沉思。
陳默喝著喝著酒不免陷入沉思,媽的不是說好了來放松放松,怎么又開始聊起了前沿技術和風向了?
自己還特么不夠累的嗎?
還沒等他反思多久,就被童大佬的聲音拉了回來。
“小陳啊,”童勝利放下酒杯,看著陳默。
眼神里帶著純粹的、技術人對技術的欣賞,“你剛才提的那個‘數據庫軟硬協同優化’的點子,有點意思。麥格米特在電源管理芯片底層調度算法上有點新東西,回頭我讓團隊整理份資料給你看看,說不定能給你那個自研數據庫的能耗比優化,再壓榨出幾個百分點。”
“那太好了,童總!渡河二期數據中心規模是指數級增長,能耗是命門。”陳默眼睛一亮,立刻接上,“我們聯合實驗室正缺這方面的深度合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