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達到高潮之際,李延年放下酒杯,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臉上的笑容更加溫和。
帶著一種長輩式的關切,目光自然而然地轉向陳默:“對了,陳總,光顧談公事。聽說你還有個妹妹叫陳倩?在西川師范學的是數學?今年該畢業了吧?”
陳默心中微動,面上依舊平靜無波,點了點頭:“是的,校長。小妹陳倩,西川師大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專業,剛畢業。”
他語氣平淡,聽不出任何傾向,但目光深處卻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戲肉來了。
“數學!還是師范背景,好專業啊!”李延年擊節贊嘆,仿佛發現了璞玉,“數理基礎是科技創新的根基。咱們交大,無論是理工科院系的基礎課教學,還是針對學業困難學生的幫扶體系,都急需大量具備扎實數學功底、又懂教學法、善于和學生溝通的人才!”
他特意強調了“師范背景”和“教學法”。
他身體前傾,語氣推心置腹,帶著“自己人”的坦誠:“陳總,高校用人有規矩,但也要看實際需求和人才特質。陳倩這樣科班出身、有扎實數學基礎、受過系統師范訓練的優秀畢業生,正是我們需要的!家風、能力有你做榜樣,肯定過硬!完全符合我們‘唯才是舉、人崗相適’的精神!”
“這個專業懂怎么教、怎么和學生打交道。”
李延年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楊懷瑾和副校長,尋求共識。
然后看向陳默,語速放緩,字斟句酌,顯得格外鄭重和“合理”:
“我的想法很實際:交大數學學院承擔著全校海量的公共數學課(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等)教學任務,壓力非常大。同時,學校正在大力加強本科生學業輔導中心的力量,尤其是針對理工科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問題。這兩個方向,都需要補充一批年輕、有活力、專業基礎好且具備一定教學輔導能力的輔助力量。”
他清晰地點明了崗位需求與陳倩專業的契合點。
數學學院公共課教學助理:“可以在數學學院,先以‘院聘教學助理’的身份進來。主要協助教授們批改作業、承擔部分習題課輔導、答疑,管理課程網站等。這個崗位直接運用她的數學專業能力,她的師范背景讓她在組織習題課、與學生溝通答疑上比純理論背景的學生更有優勢。接觸的都是最核心的基礎數學教學,能快速提升教學實踐能力。”
學業輔導中心學業輔導員(數學方向):“或者,加入學生處下屬的本科生學業輔導中心,擔任‘學業輔導員(數學方向)’。核心工作就是一對一或小班輔導在數學公共課上遇到困難的學生,梳理知識點,講解解題思路。這簡直是為她的師范專業量身定做。需要耐心、清晰的表達和因材施教的能力,她的師范訓練里就包含這些。”
李延年特意強調了“院聘”性質,表明其靈活性和與事業編的區別,然后描繪發展路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