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吊燈的光柔和地灑下,映著陳國輝和張新萍復雜而關切的臉,也映著陳倩慌亂的雙眼。
她看著哥哥平靜無波卻深不可測的眼眸,又低頭看看平板上那刺目的紅色警告和堆積如山的待發貨訂單,手指無意識地蜷緊,再松開。
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帶著迥異的風景與挑戰,清晰地鋪陳在她面前。
一條是看得見的坦途,象牙塔的安穩與書香;
另一條是波濤洶涌的商海,混亂中藏著機遇,也布滿她自己必須跨越的荊棘。
而哥哥給出的第三條路——兼顧,則意味著她必須在兩個世界之間劃下清晰的紅線。
并且立刻、馬上,就要學會在其中一個世界里,像一個真正的決策者那樣去戰斗。
空氣仿佛凝固了,只有中央空調出風口細微的送風聲。
父母的目光像探照燈一樣聚焦在陳倩臉上,那里面盛滿了期待、擔憂,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催促。
他們多么希望女兒能立刻抓住那份觸手可及的體面安穩。
而且,大學老師,收入也不低。
至于公司那邊,女兒當個甩手掌柜不就好了,家里又不是沒錢。
陳倩沒說話,只是死死的盯著屏幕。
那代表著災難的紅色數字還在跳動,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一個憤怒的顧客,一筆可能流失的生意,一份王慧芳此刻正在電話那頭崩潰哭泣的壓力。
這攤“爛泥”是她和王慧芳親手攪和出來的。
從在蝦皮上嘗到甜頭,到雄心勃勃要做獨立品牌站,每一步都有她的參與和決策。
現在樓塌了,她怎么能拍拍屁股,轉身就躲進象牙塔里,把一地狼藉全丟給王慧芳和那個不靠譜的技術團隊?
那種感覺,像臨陣脫逃的逃兵。
可交大...李校長親自安排的路...
安穩、體面、社會地位都很好,是父母眼中完美的歸宿。
那也是她學了四年師范,內心深處并未完全熄滅的火苗。
放棄?她也不甘心。
一股混雜著倔強、不甘和破釜沉舟的沖動猛地沖上頭頂。
她抬起頭,目光迎上哥哥沉靜如深潭的眼睛,那里沒有催促,沒有評判,只有等待和一種近乎冷酷的“你自己選”的意味。
“哥,”陳倩的聲音有點發緊,帶著豁出去的決斷,“教職我要!獨立站的事,我也要管到底!但管,不是像以前那樣稀里糊涂地跟著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