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的交鋒并沒有打擾到渡河項目的進度。
貴陽貴安數據中心“云上屯”的初秋夜風,帶著山林特有的清冽,卻吹不散erp研發作戰辦公區里凝結的沉重。
墻上的電子鐘無聲地跳過凌晨一點,慘白的燈光下,幾十張年輕卻布滿倦容的臉龐死死盯著各自屏幕上滾動的日志和報錯信息。
空氣里彌漫著濃得化不開的焦慮和過度萃取的咖啡因味道。
慘白的日光燈管嗡嗡作響,無數塊屏幕都齊刷刷的亮著光,映照著一張張疲憊、緊繃,甚至帶著一絲絕望的臉。
鍵盤的敲擊聲稀稀拉拉,透著一種無力的焦躁,偶爾爆出幾聲壓抑的咳嗽。
突然,“啪!”
一聲沉悶又響亮的拍擊,像塊石頭狠狠砸進凝滯的水潭。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被吸了過去,聚焦在交易核算團隊技術負責人李工身上。
他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氣,額頭重重抵在冰冷的桌面上,一只手還死死按在剛剛被他拍打的地方,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算不準...還是算不準...”他的聲音從桌面下悶悶地傳出來。
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里擠出來,帶著瀕臨崩潰的沙啞。
“四個小時!整整四個小時了!
一張多維度科目余額報表,耗盡了算力,結果呢?
誤差率還在百分之二十上下跳舞!
這他媽怎么辦?”
他猛地抬起頭,眼睛里布滿血絲,死死盯著對面墻上巨大的屏幕。
那上面顯示著報表測試的慘烈結果,鮮紅的誤差警告標志刺得人眼睛生疼。
“微服務解耦是把雙刃劍啊!”旁邊一個資深的技術專家老趙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鏡,聲音低沉而無奈:
“數據被拆得七零八碎,散落在十幾個服務、幾十張表里!
匯集?
那是在數據庫的傷口上反復撒鹽!
性能跌到谷底不說,這數據的準確性...就像個漏水的破桶,永遠裝不滿!
80%?業務能接受80%的準確率嗎?
財務報告能寫‘此數據80%可信’嗎?
笑話!”
壓抑的沉默籠罩了整個作戰室。
只有服務器機柜深處風扇的嗚嗚聲,像背景噪音般持續不斷,更添煩躁。
角落里,一個頭發花白、面容沉靜的老工程師,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
“渡河erp是分布式系統,這是根本架構。
布魯爾定理(cap)擺在那里,要保證高可用(avaibility)和分區容錯(partitiontolerance),強一致性(sistency)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尤其在這么大并發、這么復雜的數據交互場景下,想達到100%數據一致性?
這就是一道橫亙在全世界分布式系統面前的天塹。”
他的話像一塊冰冷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心頭,道出了這看似無解困局的殘酷真相。
角落里,渡河erp的首席技術架構師王啟明沉默地聽著。
他去年被藺珊珊和陳默聯手從德國sap挖回來不到三個月就被陳默推到了首席架構師的位置。
頂著巨大的光環和期待,此刻這光環卻像燒紅的烙鐵,燙得他坐立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