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語氣清晰又堅定,拋出了最終結果:“因此,基于對風險與機遇的重新評估,以及對華興長遠利益的最大化考量,我支持陳默的智選車方案!”
徐平,這位華興的二號人物,戰略定海神針,穩健派的旗幟,竟然在如此關鍵的戰略抉擇上,旗幟鮮明地站在了提出“第三條道路”的陳默身后。
這不僅僅是立場的轉變,更是對陳默戰略眼光和這份方案本身的最高背書。
姚塵風的眼睛瞬間爆發出驚人的亮光,他死死盯著屏幕上的“智選模式”架構圖。
臉上因為激動而微微泛紅,之前的憋屈和焦慮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發現新大陸般的狂喜和亢奮。
“妙!妙啊!”姚塵風猛地一拍桌子,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發顫,他顧不上什么儀態了,直接看向陳默和徐平。
“徐總!陳默!這方案絕了!
風險隔離,輕裝上陣,還能掌握核心數據和定義權!
這比赤膊下場和百年車企硬碰硬高明太多了!
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破局點!
既能發揮我終端在用戶體驗和營銷上的積累,又能依托華興強大的ict技術底座!
好!太好了!”
他興奮得有些語無倫次,但意思無比明確。
整車派的核心訴求(定義權、數據閉環、品牌影響)在這個模式下得到了滿足,而最大的風險卻被巧妙規避了。
這陳默真他媽是個天才。
媽的,搞整車制造,說實話自己想做,也是硬著頭皮做,這里面風險和壓力都太大。
大到他這個董事都隱隱有些扛不住。
要不是有幾個董事支持他的想法,他是真的扛不住徐二老板的三板斧。
現在好了,陳默這個方案,看似很騷,但如果操作得好,還真有可能承擔最小的風險情況下還能搏一把大的。
徐平的支持和姚塵風的狂喜,如同兩顆巨石投入本已激蕩的湖面,瞬間改變了力量的平衡。
會議室內死寂了數秒,隨即爆發出比之前更為激烈的討論聲浪。
但這一次,爭論的焦點不再是“造不造車”或“做不做供應商”,而是迅速轉向了“智選模式”本身。
左夢安在思考了一會兒后朗聲說道:
“好!這模式好!
供應鏈的壓力至少減輕了70%!
我只需要確保核心ict部件的供應安全和高品質,傳統制造和基礎三電交給合作伙伴去頭疼!
資源可以更聚焦!我支持!”
他聲音洪亮,震得旁邊姚塵風的腦瓜子都嗡嗡的。
馮庭波則是若有所思,然后緩緩說道:
“技術閉環...真實數據...車規驗證場...
這確實比單純做供應商強多了,對海思突破至關重要,智選模式可行!”
鄭青山迅速在心里計算:
“輕資產...初期投入可控...
聚焦高毛利核心部件、風險隔離,財務模型健康度大幅提升。
該說不說這狗東西腦瓜子是好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