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問題往往一針見血,直指開業后可能遇到的運營痛點。
“垃圾清運時間必須錯開早八點半到九點、下午一點到兩點這兩個人流高峰,否則堵在門口,員工體驗直接負分。”
“排煙管道走頂,繞過上面三樓的開放式辦公區,加裝高效凈化,味道絕對不能飄上去,研發的兄弟們鼻子靈得很,投訴起來可不管你是不是鄭青萍。”
“開業優惠信息推送?
沒問題,welk彈窗、內網首頁banner、甚至食堂餐桌上的小立牌,通惠的渠道都可以配合。
但內容要精煉,優惠力度要實在,華興員工見多識廣,花架子糊弄不了人。”
陳默一一應下,心中對鄭青萍的務實和專業又添幾分敬意。
這位“后勤女王”絕非浪得虛名,她手中的通惠,運轉精密如瑞士鐘表,每一個齒輪的咬合都清晰可見。
能讓她如此“開綠燈”,瑞子要交出的答卷,分量必須足夠。
當最后一個點位——武市研究所一處位于地下一層連接地鐵通道口的預留商業區的電力增容方案也達成初步共識后。
鄭青萍放下電子筆,身體微微后靠,端起茶杯,臉上露出一種階段性任務完成的松弛感。
“陳總,瑞子這第一步,算是落子了。”她看著屏幕上那些被藍色小鹿占據的點位,目光深遠。
“華興內部這個市場,看著封閉,實則挑剔得很。
十幾萬人,口味各異,腳步匆忙。
星巴克能扎根,靠的是品牌慣性;
sta能活下來,也自有其擁躉。
瑞子想站穩,甚至后來居上,光靠位置和通惠的支持,恐怕不夠...”
她看向陳默,眼神坦誠:
“咖啡品質是底線,這個我不擔心,你莊園的豆子我嘗過,有底氣。
但‘快’和‘準’,是你們必須刻進骨子里的標簽。
華興人的時間,是按分鐘計算的。
點單流程是否絲滑?
等待時間預估是否精準?
取餐動線是否高效?
甚至小程序一個按鈕的響應慢了0.5秒,都可能被吐槽上心聲社區。
口碑,在這里建立起來難,崩塌起來,只需要一個早高峰的集體延誤。”
陳默鄭重點頭:
“鄭總提醒的是。
瑞子的核心團隊,尤其是技術負責人李俊濤,是從華興出去的,深知華興人對效率和體驗的苛刻要求。
‘大師咖啡,立等可取’不只是口號,是必須融入每一個操作細節的準則。
app和小程序的每一個迭代,門店運營的sop(標準操作流程),都會圍繞這個核心打磨。
瑞子進華興,不是來享受溫室的,是來打硬仗、立標桿的。”
鄭青萍點點頭,表示認可。
陳默繼續輸出著,“其實鄭總提醒的,正是我們瑞子咖啡的優勢所在。”
“據我所知通惠去年滿意度調查,餐飲板塊扣分項第一就是高峰期排隊。”
“尤其是早八點咖啡窗口,平均等待時間十二分鐘。投訴集中在g區和研究所。”
“星巴克快嗎?”
鄭青萍挑眉,“標準流程,最快兩分半一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