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在‘戰時狀態’下,不計代價,把孟良凡綁上我們的戰車,再通過他去綁定中芯國際!
目標只有一個:搶時間,盡快打造出我們自己的、去美化的14n全鏈條產能。
哪怕只保住中端芯片的供應鏈安全,就是勝利。”
這就是陳默和馮庭波在2016年底就開始秘密籌劃的“諾曼底登陸”。
不是簡單地挖一個技術大牛,而是要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工藝-設計聯合體”。
讓海思最精銳的設計團隊,像當年孟良凡在五星做的那樣,深度嵌入中芯國際的產線,共同開發最核心的“工藝設計套件(pdk)”。
針對中芯的n+1工藝,深度優化麒麟芯片的架構,用設計上的智慧(比如適當降低時鐘頻率換取更優的功耗平衡)來彌補制造初期的不足。
最初的方案,是給孟良凡一個“工藝-設計聯合實驗室負責人”的頭銜,類似于臺積電的oip(開放創新平臺)聯盟角色,地位超然,但權力有限。
并且當時孟良凡在五星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對于跳槽一直就處于“觀望”狀態,所以就拖了下來。
會議陷入焦灼。
海思的招聘負責人眉頭緊鎖:
“孟工心氣極高,在五星是技術決策核心。
區區一個‘聯合實驗室負責人’,對標海思內部一個三級部門主管(20級),恐怕...分量不夠。
中芯國際這次,據說開出的條件是聯席ceo(-ceo)!”
聯席ceo!這個頭銜像一塊巨石砸進水面。
會議室里的空氣更加窒息。
華興的體系,尤其是海思這樣的核心bu,一個空降的聯席ceo?
牽扯的利益方太多,阻力難以想象。
“馮總,張總,”藺珊珊站了起來。
她能感覺到所有目光瞬間聚焦在自己身上,帶著驚愕和審視。
入職華興不過三個月的新人hr招聘專家,居然決定在這種級別的會議上主動發言?
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要知道多少嘍啰參加有高管的會議都是只帶耳朵不帶嘴巴的。
主打一個你不cue到我我就不說話。
但藺珊珊腦中異常清醒,獵頭時期對頂級人才心態的精準把握,此刻壓倒了職級的束縛。
“請恕我直言,‘聯合實驗室負責人’這個定位,對孟良凡博士而言,可能缺乏足夠的戰略高度和尊重。”
她走到屏幕前,激光筆的紅點精準地落在“負責人”三個字上。
“孟工要的不是一個虛名,他要的是能真正調動資源、打通壁壘、實現技術野心的平臺!是要和臺積電、三星掰手腕的戰場指揮官位置!”
她深吸一口氣,目光灼灼地看向馮庭波和通過遠程視頻接入的陳默方向,拋出了那個在心頭盤旋已久且近乎瘋狂的提議:
“為什么不能是‘總裁’?”
“工藝-設計聯合體總裁!
直接對標海思bu內部的產品線總裁(21a),擁有獨立的戰略規劃權、人事任免權(核心骨干由海思和中芯共同派駐)、預算審批權,直接向馮庭波匯報。
將“聯合實驗室”從一個協調部門,拔高到一個擁有獨立作戰能力的戰略兵團!”
會議室內一片嘩然!
“這...這不合規矩,海思從未有過這樣的架構。”一位高管下意識反駁。
“空降一個總裁?內部平衡怎么處理?其他產品線總裁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