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嬸您過獎了,我就是個普通員工,給領導打打下手。”周曉楠微笑著謙遜道,熟練地掃碼付款。
機器發出“嘀”的一聲脆響,四位數的金額跳了出來。
李素芬看著女兒輸入密碼時那平靜而篤定的側臉,心頭百感交集。
她想起三年前那個絕望的冬天,丈夫因為一次流感居然被醫院下了病危通知。
icu的費用像一座山壓下來,家里能借的都借遍了,缺口依然巨大。
那時剛轉正不久的女兒平常省吃儉用的錢都給了家里,還是杯水車薪。
絕望之下,女兒很猶豫要不要收一個旅行社供應商的紅包,那是對方要求她在一次行政采購上“行個方便”的代價。
就在女兒快要被那沉甸甸的誘惑和巨大的恐懼撕裂時,是當時還是三級部門部長的陳默發現了端倪。
聽女兒說的,當時還是陳部長的陳總沒有想象中的雷霆震怒,也沒有公開的羞辱。
陳默只是在一個加班的深夜,把女兒單獨叫進辦公室,推過來一杯熱水,平靜地問:“家里遇到難處了?”
提醒她做人最重要的是不能走錯路,還借給了自己家20萬,說是讓女兒每次發了工資以后還。
這筆救命錢,不僅挽救了自己老公的生命,更是在懸崖邊拉住了女兒搖搖欲墜的人生。
后來,女兒拼了命地工作,一點點還清了那筆借款,也用實際行動贏得了陳默的信任和部門同事的尊重,職級也穩穩升到了15a。
每一步都踏踏實實,每一分錢都掙得干干凈凈。
她心疼女兒平常工作很拼,她也只能做到默默支持女兒。
“曉楠這孩子,就是命里有貴人。”李淑芬暗自感嘆著。
卻被王姐打斷了的思緒,“你們家曉楠的那位大領導,聽說現在管著整個華興的電腦系統?嘖嘖,那可是真正的大人物!曉楠跟著他,前途無量啊!”
周志剛把沉甸甸的米袋放進購物車最底層,直起腰,黝黑的臉上笑容憨厚而滿足,他用力點頭,聲音洪亮:“是啊!陳總就是我們家的恩人,大恩人。”
他說這話時,眼神異常認真,有一種近乎虔誠的篤定。
李素芬知道,丈夫回家后,肯定又會去擦拭那本相冊。
那是他們家的家庭相冊,如今卻多了一個人的照片。
無論是幾年前公司年會的大合影,陳默站在人群中間,笑容溫和的照片;
還是在那個家庭開日中,周志剛一家和陳默的照片;
甚至是周曉楠和陳默兩人的單獨合照;
都放在了他們家庭相冊里。
在周志剛樸素的世界觀里,這樣救了他命、改變了他女兒乃至全家命運的好領導,就是他們的親人。
周曉楠聽著父親和王嬸的對話,鼻子微微發酸,心底卻是一片暖意融融的踏實。
她推著滿載的購物車,父母一左一右地跟著,陽光透過超市巨大的玻璃窗,將三人的身影拉得很長。
這沉甸甸的年貨,這安穩踏實的日子,都是她憑自己的雙手,在陳默給予的那條正道上,一步一個腳印掙來的。
這份“再次”改善的生活,比什么都珍貴。
與此同時,三百公里開外的赤水河在冬日里依舊奔流不息。
裹挾著兩岸深黛色的山影,穿過黔北小城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