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吐出一個冷酷的數字,“三個月。我要看到它在我們全流程鏈條里的定位清晰,產出明確。”
“是,陳總。”馮亦如的聲音沒有絲毫猶豫,清朗而堅定。
他迅速翻開一直空白的筆記本,拿起一支筆,開始記錄,筆尖劃過紙張發出穩定而迅疾的沙沙聲。
然而,他微微低垂的眼睫下,瞳孔深處卻掠過一絲極其復雜的情緒。
三個月......禾芯......
這個指令像一把鑰匙,“咔噠”一聲打開了他記憶深處某個塵封的匣子。
思緒瞬間被拉回到一年多前那個同樣緊張、卻帶著初創期混亂與興奮的冬天。
那是2016年12月,華興對概倫電子的整合。
...
2016年12月,那時候自研軟件部尚未成立,eda研發部也還不知道在哪里。
鵬城,華興研發g區,臨時騰挪出的eda攻堅小組辦公室。
似乎這里的空氣里永遠都是咖啡的焦香味。
馮亦如那時還沒有進當前這間戰略會議室的資格。
他那時候擠在一群工程師中間,面前是堆成小山的概倫電子移交過來的技術文檔——器件建模庫、spice仿真器源代碼、工藝設計套件(pdk)接口規范......
紙張粗糙,印刷模糊,不少文件頁腳還沾著來歷不明的油跡。
他領口解開了兩顆扣子,頭發也有些凌亂,這在他身上是極其罕見的狼狽。
優雅和潔癖在巨量且混亂的原始技術資料面前,暫時被拋到了腦后。
“馮總,這是他們cto李博士移交的最后一批核心算法筆記。”一個年輕的工程師抱著一摞厚厚的、用各種顏色便簽標注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小心翼翼地放在馮亦如已經不堪重負的桌角,最上面一本的硬殼封面被什么東西劃開了一道猙獰的口子。
馮亦如的目光掃過那道口子,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伸出去的手卻異常穩定。
他拿起最上面那本,翻開。
里面是極其潦草的手寫英文和復雜數學公式,夾雜著只有內行人才能看懂的簡化電路圖。
紙張邊緣已經磨損卷曲,記錄著主人無數次翻閱的痕跡。
這些筆記的價值,遠超過那些印刷精美的所謂“技術白皮書”。
三個月前他還在只負責高斯數據庫,忽然間便被陳總拉到辦公室里,說是公司擬收購一個eda公司,已經在走流程了。
流程結束以后就得整合開發人員。
今后eda軟件的開發要轉到集團it這邊,蘇總和他的意思eda這一塊他先看起來。
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大堆。
馮亦如聽懂了,陳總又扔給他一個燙手山芋。
他心中冷笑,什么叫“蘇總和你的意思”,我看就是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