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一愣,沒想到陳默會直接點他,下意識地看向姚塵風。
姚塵風眉頭緊鎖,但還是點了點頭。
周揚立刻操作面前的筆記本,幾秒后,一組數據被投放到副屏上。
眾人看去,只見銷量靠前的幾款合資和自主品牌中型suv,在用戶反饋中,“第二排中間位置舒適性差”、“滿載三人橫向擁擠”、“長途乘坐壓抑”等抱怨占據了相當比例。
“數據不會說謊。”陳默聲音平穩。
“中型suv的物理尺寸決定了其第二排滿載三人時,橫向空間必然捉襟見肘,中央乘客的舒適性更是大打折扣。
而我們的目標客群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滿載出行的概率有多高?
周末郊游、節假日返鄉、接送孩子...
這些場景下,讓父母或者孩子擠在那個‘小板凳’上,體驗能好到哪里去?
這‘實用’二字,怕是要打上問號。”
會議室里響起低低的議論聲。
周揚的臉色有點不好看。
“再說‘經濟省心’。”陳默的拿起了桌面的激光筆,點在了“增程式動力”幾個大字上。
“增程,看似兼顧了油電優勢,解決了里程焦慮,但真的是最經濟省心的選擇嗎?”
他目光轉向政策與標準專利部的一位專家:
“王工,請教一下,最新流傳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草案風向如何?
對增程式(reev)和插電混動(phev)的技術路線,是否有新的導向性意見?”
那位王工推了推眼鏡,謹慎地回答:
“陳總,目前草案還在討論階段,但風向...確實有收緊對phev和reev支持力度,轉而向純電(bev)傾斜的趨勢。
尤其是在牌照路權方面,部分一線城市已有風聲傳出,未來可能對非純電新能源車的牌照政策進行調整。”
陳默點點頭,目光掃視全場:
“聽見了?政策的風向在變。
增程式,本質上仍是帶著燃油發動機的過渡方案。
它在部分城市可能面臨未來牌照政策的不確定性,在純電基礎設施快速完善的背景下,其‘無焦慮’的優勢會被逐漸削弱。
同時,”
他語氣轉冷,“增程系統意味著更復雜的結構,兩套動力系統的維護成本和潛在故障點,比純電和純油都高!
這‘省心’二字,恐怕也要打個折扣。”
“最后,是‘科技平權’。”陳默的激光筆重重地點在“入門級l2+”那幾個字上,嘴角勾起一抹極其細微的弧度。
“姚總,你定義的l2+,具體功能邊界是什么?
是基礎a+車道居中?
還是包含了打燈變道、高速noa?”
姚塵風臉色微變:“初期...聚焦成熟穩定,當然是基礎功能為主!打燈變道和高速noa需要時間驗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