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陳總您戰略布局得早,資金支持到位!”周愛黨由衷地說,隨即話鋒一轉,“整合完成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要向您重點匯報我們產業升級的‘三大戰役’成果!”
他的語氣變得更有力,ppt也隨之翻頁,展現出幾張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現代化廠房和設備的照片。
“第一大戰役:加工能力躍升!”
激光筆指向一張俯瞰圖,那是位于云瀾莊園核心區的、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咖啡加工廠。
“我們在普洱核心區、保山高黎貢山產區、臨滄精品小粒種產區,新建和升級改造了共五座標準化、規模化的咖啡鮮果集中處理中心!
全部引入了國際領先的微水洗、厭氧發酵、高架棚日曬等精細化處理設備和工藝!”
“特別是普洱這座旗艦處理廠,”紅點著重圈出,“日處理鮮果能力達到300噸!配備了全自動分揀線、精密發酵控制罐、智能干燥系統,還有我們自己的杯測實驗室和品控中心!這在整個彩南省,都是首屈一指的!”
照片切換,是穿著統一工裝的操作員在明亮潔凈的車間里監控設備的場景。
“加工環節的升級,徹底改變了我們過去依賴外部代工、品質波動大的被動局面。
現在,我們能根據每一批豆子的特性和客戶需求,精準控制發酵時間、溫度、濕度,做出穩定而獨特的風味!
這是我們做精品、做品牌的核心底氣!”
陳默看著照片里那些锃亮的設備,微微頷首:“加工是咖啡風味形成的關鍵環節。這筆投入,值。”
“第二大戰役:智慧農業落地!”周愛黨語氣興奮地翻到下一頁ppt。
屏幕上出現的不再是廠房,而是郁郁蔥蔥的咖啡園。
但細看之下,園區里立著許多不起眼的白色小樁子和探頭。
“我們在所有自有核心莊園和重點合作的衛星基地,全面部署了‘咖啡云’智慧種植管理系統。”
他放大了其中一張圖,是手機app的界面,上面實時顯示著某片園區的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葉片營養指數、甚至病蟲害預警信息。
“傳感器網絡覆蓋田間地頭,數據實時回傳云端。
我們的農藝師和種植事業部同事,在手機和電腦上就能精準掌握每一片園子、甚至每一棵樹的‘健康’狀況!
該澆水了、該施肥了、該防蟲了,系統會自動生成精準的農事建議,推送給基地管理員和綁定的農戶!”
周愛黨臉上洋溢著技術帶來的自豪感:
“精準滴灌、變量施肥、靶向植保...
陳總,我們真正把您強調的‘用科技賦能農業’落到了實處。
這不僅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的咖啡種植從‘靠天吃飯’、‘憑經驗管理’,走向了‘數據驅動’、‘精準可控’的科學化道路。
咖啡豆的品質和產量穩定性,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