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縣丞看著自家大侄兒,欣慰地點了點頭。
又偷偷地看了一眼平淡如水的孫山,不由地暗嘆一口氣。
這個孫大人,的確有幾分本事。
政績目前還看不出,教學倒是一把手。
自家大侄兒也只不過被他教導幾個月,成績就如此突飛猛進,要是來個幾年,說不定還真成為進士。
家里的阿爹和二弟還想著要不要重金賄賂讓鈞牙子拜孫山為師呢?
孫山不是說鈞牙子腦瓜子聰明,一點也不笨,只是為人懶惰,不勤快,所以才讀書不成。
要是成為孫山的子弟,說不定鈞牙子會成為第二個行牙子。
王縣丞一聽,立即搖頭。
不是孫山教學不行,而是孫山志不在于教學,他更喜歡在地里忙。
一來沅陸,一個重視教育,一個重視農田。一開始以為孫山把心思放在教化上,后來才知道放在“農學”上。
王家的請求,不說100%也會99.99%會拒絕。
王縣丞讓阿爹和二弟死心,還是自家督促鈞牙子好好讀書吧,想拜入孫山的門下,是不可能。
孫山連行牙子都不收為徒,更何況鈞牙子。
躲在角落的王季鈞聽到要拜孫山為師,嚇得魂飛魄散。
幸好有個好大伯出名阻止,王季鈞不由地松了一口氣。
還暗暗發誓以后一定多聽大伯的話,不惹他生氣,還是大伯對他最好。
王嘉行當仁不讓,一馬當先地吟唱起來:“大人,我這首詩名叫《稻浪》。
稻浪千重卷地秋,金波萬頃漾田疇。
鐵脊馱陽爭曝日,銀鐮刈月搶登樓。
倉盈自響豐年鼓,擔重猶哼小調柔。
粒粒皆含云雨苦,斜陽影里萬垂頭。”
(某i創作,僅供大家欣賞,哈哈!)
說完后,自信滿滿地看了一眼孫山,像只驕傲的開屏公孔雀。
孫山能說什么呢?讓他欣賞是欣賞不過來。
只好鼓勵地說道:“不錯,王秀才做的不錯。如今的城外,一片稻田一片稻田接壤著,稻浪波濤,非常應景。作得好。”
知縣老爺都說好了,其他人也恭維地說好。
至于好不好,大家心里也沒有數。
在場的恐怕也只有鄧教諭能欣賞一番,像王縣丞這種沉浸在官場多年的老油條,早就脫離作詩的隊伍。
他們又不是失意文人,哪里有閑余時間傷秋悲月。
像他們這種基層工作人員,忙得很。
王嘉興吟唱完畢,接著下一位秀才作詩。
孫山和鄧教諭等人一一點評,甭管作的怎樣,只用一個“不錯”來概括,順便鼓勵考生繼續努力,爭取往上爬。
宴席在最后,孫山一一給秀才奉上10兩銀子,鄧教諭一一給秀才奉上5兩銀子。
整個過程,這個環節最讓孫山心痛。
回去后,晚飯都吃不落,滿腦子都是:銀子,本官的銀子,為何那么離本官而去,本官傷心痛心眼淚流。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