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市長,還有事嗎?”陳啟問道。
“倒是有點事,想和你說說。”
“丁市長,你說。”
“陳啟,咱們東海市要建地鐵你知道嗎?”
陳啟點了點頭,這個他老早就聽說了,1個月前,他看到新聞,帝都那邊已經正式批復了。
“我知道,這種利民的民生工程對東海市民來說是喜事。”
“是啊,地鐵建好了,大大方便了市區市民的出行。”
“不過這項目現在遇到了困難。”丁市長道。
“什么困難?”
“市里財政緊張,沒辦法全資撥款建地鐵,所以現在計劃引入民間資本。”
陳啟一下子就明白了,丁市長這是來拉投資了。
“我們計劃,市里出資70%,東海民營企業出30%,共同完成這個項目。”
地鐵是重要公共交通,大型民生項目,以往都是政府全額出資建造的。
因為大概率是賠錢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維護。
目前有地鐵的40多個城市了,只有5個是能盈利的,其他都是政府補貼著在運營。
近幾年也開始有民營企業參與,不過占比都比較低,20%或是30%這樣。
“丁市長和我說這樣,是想讓我也參與啊。”
丁市長笑道,“陳總實力雄厚,捐款、成立基金會,都花出去不少錢。”
“這樣的利民項目,如果天啟集團能參與,對你們集團的名聲也有幫助,企業形象會更高大。”
丁市長和其他老板也是這么說的,話說得好聽,但老板們也不傻。
這是個大概率虧損的項目,就為了個名聲投十幾億、幾十億,不劃算。
即便能盈利,回本周期也太長了,起碼十幾年。
不過,陳啟和其他老板的想法不一樣,他倒是真的被丁市長這話吸引了。
提升企業形象,這就是陳啟目前在做的事。
“丁市長,這個項目具體金額預計是多少?”
“45公里的地鐵,預計造價是450億。”
“10億一公里啊,大基建項目真是燒錢。”
陳啟對這些不太關注,聽到這金額也是小小驚訝了下。
像什么大橋、高速公路、水庫、發電站都是燒錢的大基建項目,動輒幾百億上千億。
“還不算很貴了,魔都、帝都的地鐵一公里都要20億。”丁市長道。
陳啟道,“民間資金參與30%,那就是135億,巨額資金啊。”
“丁市長怎么會想到讓我參與這項目的。”
“天啟集團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這樣的利民工程,我想陳總應該可以考慮下。”
“和陳總透露下,參與投資的民間企業,有資格優先開發地鐵終點附近的那塊工業用地。”
“丁市長說的是東灣區濱海工業區那邊嗎?”
“對,陳總的工廠也在那邊吧,那塊1200畝的地,市政府現在決定把他賣出去了。”
陳啟聽到這個,也來興趣了,既可以提升企業形象,也能拿到地皮開發權,對他來說都是好事。
目前的工廠肯定是不夠用的,陳啟有計劃建一個大型的產業園區。
“丁市長,現在東海有哪幾家企業參與這項目了?”
“咱們東海第一集團,明輝集團已經確定參與了,而且出資20%,還有顧氏制藥。”
原本是找明輝集團的,它家有實力獨自吃下30%,而且景佑明也答應了。
市政府拿那塊地當籌碼,吸引企業參與,這招很有效果。
明輝集團就是沖著那塊地去的,明輝集團其實有能力一個家出資30%,獨攬地皮的開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