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一曲奏斷,正如此時此刻的眾人一般,東船西舫,寂靜無聲。
所有人皆沉浸于琵琶女精湛的技藝之中,久久難以自拔。
琵琶女向眾人介紹自己的身世。
曾經的她,是多么的風光無限,京城中的富家子弟,爭著給她賞賜。
一曲奏罷,不知道要多出多少的彩綢。
可惜美好的時光是那么的短暫,教坊的兄弟前去參軍,當家的阿姨接著離世。
年歲漸長的她,不得不嫁為人妻。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聽了琵琶聲早已搖頭嘆息,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加唏噓不已,感慨萬千。
同樣都是天涯淪落的可憐人,今日相逢,又何必問曾經是否相識!
————
此句一出,天雷滾滾,所有人皆是凜然,抬頭看天,發現有一道三色雷霆一閃而過。
圣道之音!
人們忍不住咀嚼這兩句話,結果越是復頌,口中就越是清香,仿佛有一朵花兒綻放。
“這是……唇齒生香!”
許多人心思開始活躍起來了,體內的血液流速加快。
“不愧是扶搖仙子,筆力之渾厚,叫在下敬佩不已,自愧不如。”
石黛雨搖頭,忽然起身,對著扶瑤的方向躬身一拜,“此詩一出,舉世皆寂,仙子可受在下一拜!”
林晏、李恩等人見狀,又是覺得生氣,又是覺得可笑。
雖然這首《琵琶行》確實很好,這一句話,更是絕句,足以流傳千古。
但是,難道《長恨歌》就差了嗎?
當時石黛雨怎么不起身對李講行禮了?
這擺明了就是在捧一踩一,抬高扶瑤作品的同時,借勢打擊李講!
讀到這里,眾人也終于明白了。
這篇長詩,雖然寫的是琵琶女的經歷,但同時也在抒發扶瑤當時的不滿。
赤千古一頓,隨后如行云流水般,讀完整首詩篇。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
最后的這一段,紫微城中,凡是金玉之器,皆是產生共鳴。
“金聲玉振!”
李翀低聲道,目光死死地盯著前方,影響范圍如此之廣,明顯已經形成了天下知的異象。
李恩說不出輕視的話了,喉嚨像是被捏住了一般,感受到無邊的壓力,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話音落下的瞬間,赤千古手中的畫卷,同樣升起了一二三四……一共八道霞光!
詩成天下知,半步合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