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王的話很有意思。
在聞潮生真正走進他的視野之前時,他并未在意過這個人,但隨著后來他仔細調查過聞潮生后,得知了聞潮生在苦海縣外三年的經歷,竟莫名有一種難言的感同身受。
聞潮生這等思維敏銳之人,怎么可能會落魄到這樣的地步?
單將這件事情拎出來,對于那些熟悉聞潮生的人來講,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可偏偏平山王對此事很共情。
“王爺說笑了,你我云泥之別,境況怎能一樣?”
平山王微微低頭:
“你是不愿相信,還是不敢相信?”
聞潮生道:
“或許都有,這是一件完全沒有邏輯的事,而任何脫離邏輯的事情發生于現實,都會釀成嚴重的后果。”
平山王收回了摁在琴弦上的手。
“王城里有幾家不錯的戲院,其中「灝夢軒」的戲本最為出名,許多經典劇目,譬如「千金散」和「赴京華」等,歷經百年已成經典,皆是出自「灝夢軒」,而之所以這些戲本會成為經典,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撰寫這些戲本的人不停精修,將戲本之中細微的邏輯漏洞盡可能填補完善。”
“一些新寫的戲本,在出現于觀眾視野之前,會至少經歷三十至五十次相關人士的嚴苛審核,從戲本的立意,表現,戲臺,故事邏輯等方面一一細查,尤其是故事邏輯,瑕疵一旦明顯,必然會被打回去重新撰改。”
“正因以蔡大家為首的那群戲癡如此嚴格的把控,才有了如今這般讓人拍手叫絕的戲本。”
“但人生與戲本最大的偏差便在此處,戲本可以無數次地反復修改,但人這一生卻不行。”
“所以,縱觀歷史,將歲月推向春秋之前的歷代君王,你會看見有很多難以想象的事情發生,許多人會做出在后人看來根本不能理解的抉擇。”
平山王講了這么多,聞潮生理解了他想要說什么,簡單總結一下便是那句耳熟能詳的名句。
他道:
“我懂。”
“故事需要邏輯,而現實不需要。”
“因為天道無常……存在即是合理。”
平山王頗為欣賞地看向了聞潮生,欣賞的背后還有一種難言的激動,難言的遺憾。
“我能理解你,所以,我覺得你也能理解我。”
他忽然不再自稱「本王」,讓聞潮生竟有些不自然,但他的回答依舊冷漠:
“抱歉王爺,我理解,但我沒資格替他們原諒。”
平山王平靜道:
“你不需要替他們原諒,我時日無多,會武之后,我會親自下去向他們謝罪。”
聞潮生聞言先是一驚,但見平山王臉上全無任何玩笑神色,沉默了許久,道:
“你一走了之,那這一堆爛攤子誰來收拾?”
平山王:
“今日喚你來,是因為鳥翁與我講,你已經踏入了四境,不得不說,我看走了眼,這在過往的幾十年中是鮮有發生的事……再過幾日,四國會武便要開展,屆時我便沒有時間能像今日這樣與你暢談。”
“聞潮生,有些事……你該了解了。”
“部分細節我無需贅述,若你想知道,會武之后可以去找杜院長,她是我多年摯交,知道我的一切。”
“但在事情了解之前,我需要你承諾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