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被這場暴雨淋濕的趙國人之后,在場的所有其他人都收斂了自已的形容,他們終于明白這最后一場晚宴不是請客吃飯,而是步步殺機。
風城死了多少人,齊國怎會視而不見?
當然不會視而不見。
這最后一場暴雨,便是參天殿內圣賢降下的責問。
被暴雨澆淋濕透的趙國王族與軒轅氏族等人也心中明白,這場暴雨為何會澆在他們的身上,數月之前,齊國憑借著特殊的手段封鎖過消息,但趙國可沒有,上上下下都知道在齊國東部的風城究竟發生過多么慘烈的一場大戰。
這場雨沒有下下來之時,他們心臟其實一直有塊大石頭懸著,而如今被大雨淋濕之后,這塊石頭也是終于落地了。
該來的,總會來。
趙國不少王族目光好似做賊一般四處亂瞄,時不時會看向臺階之上的那名「尹圣」,心想著,這場問罪將由何開始,又由何結束。
唯有趙王,春鳶君等一些極少數王族與軒轅、道門之人看上去從容許多。
趙王仍舊埋著頭,沉默喝酒,任憑這場暴雨澆在了身上也無動于衷,似乎他已經預料到了此時此刻的窘迫。
墜落不休的雨滴不斷擊打在他面前的桌面上,酒杯中,餐碟中,將油星子飛濺得到處都是,臟了他的衣衫多處,但身旁那些負責招待的侍女們此時已經遠遠退到了一旁,冷眼而視,完全沒有上去要幫忙的意圖。
趙王對此似乎也視而不見,直至他將被雨水浸透的餐碟中菜肴食凈之后,才徐徐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雙手置于膝上,對著遠處的尹圣開口道:
“不知「圣賢」降下此雨,所為何意?”
高居于階上的「尹圣」自未回話,一直冷眼注目他們的齊王此刻再度開口:
“五百多年前,古之圣賢平息戰亂,讓四國之祖王簽訂合約,后經時間演變,日月推移,四國之間摩擦不斷,矛盾愈深,匿于諸國之圣心中明了,若是不加以克制,遲早再現昔日之大禍,于是才有了四國會武與聯盟合約。”
“關于合約的具體內容,相信在座的各位早已爛熟于心,不再需要本王過多贅述。”
“而今你趙國野心之勃勃,無視圣人之命,無視祖訓規諫,無視永安歷五百年的天下人心,貿然發動戰爭,肆意屠戮我大齊邊境,害得數十萬軍士埋骨荒冢,數十萬家庭支離破碎,你又要作何解釋?”
二人本皆為一國之君,平起平坐,但此刻趙王浸溺于雨中,狼狽的模樣像是一名即將受刑的重犯,正在接受最終的審判。
面對齊王的問責,趙王指尖緩緩摩擦著酒杯杯沿,沒有在第一時間回話,現場是令人緊張,令人膽寒的沉寂。
一直樂呵呵的春鳶君此刻坐在了不遠處,低著頭藏在了這場大雨之中,在這種事關國家大事的層面上,他仿佛天生就沒有存在感。
當然,此刻關注這場籠罩住了整座齊國王都瓢潑大雨的人,并不只在黃金臺上。
在黑龍嶺祭拜過古之圣賢的道人與劍客,此時同樣隔著極遠的距離凝望著那片將要摧城的陰云。
劍客似乎有些疑慮。
“聽聞此代趙國君主生性孤傲,他若是一念之差,將一些事情抖出去,最后大家都會很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