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微微一笑道:
“話雖如此,既然你能聽懂,我又何必再講得太明白?”
“平山王第二則心病,則是因為淳穹的爺爺,當年他因為站位的問題,力排眾議,要保下平山王一眾在內被齊周王父親無端發配邊城的王族而遭劫難,平山王后來一直想將這份恩情還給淳家,這也是參天殿的圣賢們與平山王達成交易時的承諾,他們對著齊國所有權力在握的王族下達了命令,讓他們無論如何要幫助平山王將風城一事的消息壓到四國會武來。”
“你以為風城的消息無法散播,是因為平山王的權力滔天,事實上,他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因為那不是幾千幾萬人,而是四十萬,消息能被封鎖至今日都未在齊國內大肆傳開,是齊國朝堂上上下下包括書院「忘鄉臺」在內「共同努力」的成果,按照原本的計劃,風城一事在風城的人被徹底屠滅之后不久,消息就會直接在整個齊國炸開,屆時借著滔天民憤,王族第一時間非但不需要散發撫恤金,還能迅速收納一大波用于發動戰爭的肉盾與錢財。”
“屆時不少人會為了死去的家人而戰,待到他們也死得七七八八,撫恤金便能省下一大把,這筆天大的買賣會讓齊國的絕大部分王族受益,他們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更何況……這件事情的根本是參天殿內的圣賢發起的,直接省去了他們為數不多的良心的問責。”
院長越說,細節之處便讓聞潮生越覺得心驚。
“而平山王想要將這件事情推遲到四國會武,一是能借著參天殿圣賢之威尊,當面逼迫燕王與陳王表態,三國一同伐趙,這會讓局勢變得極其混亂,而齊國可以在這場混亂之中找到機會再故技重施,繼續「獻祭」一批軍人,給燕國再安插上一個同樣莫須有的罪名,接著,再與最弱小,最沒有主見的陳國聯手,將燕國也滅掉,最終唇亡齒寒,陳國若是不臣服,下場自不必多說,如此一來,天下四國便唯剩齊國一家,儒術獨尊,諸般道統皆為下品。”
“至于第二個原因,就是平山王想讓淳穹借助「劉金時」一事掘出風城被封存的秘辛,再在會武之時由淳穹來引爆這個秘密,如是淳穹便能踩著他這個「萬惡不恕之人」上位,有這般「功勞」在身,淳穹也能理所應當地帶著家族重新回歸朝堂,平山王便算是還報了當年淳穹爺爺以死相救的恩情。”
“只不過,這個窟窿最后陰差陽錯被你這顆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棋子填上了。”
“這一切,就是你要的真相……哦,還有一件事。”
院長忽然想到了什么。
“最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本來不應該是平山王,而是齊王。”
“只是后來,平山王以「齊王年幼,荒廢朝政,行事能力不足」的理由,替代了齊王的位置。”
她話音落下,聞潮生忽然想到了平山王之前讓他答應保護齊王的事,一瞬之間便突然體悟了當時平山王的心境。
面前院長口中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背后其實發生了太多事,走過了太多年。
日后風城一事乍開,平山王必然背上千古罵名,而這盡數本該是由齊王承受的一切,卻最終被他獨自攬下。
聞潮生坐在碧水籠中沉默了很久,思緒纏繞許久,挺直的脊背漸漸放松佝僂了下來,他淡淡諷刺道:
“獻祭一批又一批軍人的性命來換取發動戰爭的理由,他們可真是愚蠢傲慢到極點了,沒有齊國的那些軍人,他們要怎么發動戰爭呢……十八個人,與他國一國之力相對抗?”
院長淺聲道:
“當一個人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時,他們就會逐漸對思考失去興趣,畢竟大象踩死螞蟻的時候只需要抬腳,不需要腦子,不是嗎?”
聞潮生道:
“他們是什么境界,真的強大到了一人便可以與數十萬乃至百萬的軍隊正面相對?”
院長沒有回答聞潮生的第一個問題,而是微微搖頭。
“他們再強也是人,五百余年前的古之圣賢來了,也不敢說自已一人能敵得過數十上百萬的精銳軍隊,人力尤有窮盡之時,真的被幾十萬悍不畏死的大軍圍困住,他們的下場絕不會好。”
聞潮生訝異道:
“他們那么厲害的修行者,還能被尋常的武夫困住,打不過難道不能飛?”
院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