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會武之中發生的許多重大事情以極快的風聲傳遍了齊國的每一個角落。
與書院會武這件事情相比,顯然齊國之百姓更為關注的是風城一事。
趙國突然發難,舉傾國之力襲擊齊國風城,屠殺了風城之中四十萬將士,后因忌憚書院的存在與參天殿內的十八位圣賢而退兵,此事干系甚大,平山王為了掩蓋這件事情,用私自建立的「忘鄉臺」制造無數的虛假家書發放向了風城將士的家人,以此來偽造出「和平」的假象,從而可以使國庫的錢財不予流失,此事在四國會武之時被書院察覺,參天殿「尹圣」向平山王問責,得知前因后果后當場盛怒,治罪于平山王,將其焚為灰燼。
這件事情轟動了整個齊國,無數的騷亂因此而生,家中曾有親人小孩從軍而去者,皆慌亂地想要求證自已的孩子是否死去,王族兵部與戶部的負責人似乎早有準備,將風城所有人的名單全部張貼了出去,那四十萬個黑色的名字宛如一部沉重的史書長卷,浩浩蕩蕩猶如軍隊排列于紙上,壘起了厚厚一摞。
王族那頭已經第一時間放出了消息,說關于陣亡將士的撫恤金太多,會逐漸在一個月內分發至所有受難者的親屬手中,而在這一個月內,便有另外一道激憤且暴烈的聲音在民間「帶頭」響起,這些人不停在街道上游行,或是血書上遞當地官府,說這筆撫恤金他們可以不要,但親人的仇不能不報。
如果齊國的王族愿意出兵討伐趙國,他們非但不要這筆撫恤金,還可以不計代價地支持這場戰爭。
這些聲音怪就怪在,像是提前商量好的一樣,在齊國的諸多區域出現,先只是一部分,后來聲音似乎挑撥了那些無法接受親人逝去者的濃烈悲傷情緒,轉悲為怒,他們便也一同加入了進來,于是這聲音開始變得越來越大。
見著這些從各地血書上來的名字越來越多,甚至還陸陸續續收納到了銀錢,齊國麾下在兵部之中有人的王族嘴都笑得合不攏了。
“這招確實好用。”
“給這些血書的人安排一下,把他們納入軍隊編制里,稍微訓練一下,月余之后直接派去做先鋒隊,能死多少死多少,剩下沒死的,再趁亂「想想辦法」,待得他們都死完了,這筆撫恤金自然沒有人再來認領,也就永遠不必給了。”
兵部之中,尚書舒養和拍了拍戶部薛敬之的肩膀,笑得面色無比紅潤,像是吃了什么大補之物一般。
昏暗的房間里只有燭光在閃爍,薛敬之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多少有些出神,直至這舒養和的手落在了他的肩膀上時,薛敬之一哆嗦,賠上了笑容說道:
“此番若是能為王族省下這般大一筆橫財,舒大人未來必是山高水遠了。”
舒養和眼里閃過精光,笑瞇瞇地對著薛敬之一拱手:
“事情還沒有做完,屆時還望薛大人好生行個方便,事成之后,必有重謝。”
薛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