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樓外樓。
塞外,碧硯峽深處,青松如劍空如洗,虎嘯猿啼,翠鳥疊鳴。
在這世外本該寥無人煙之地,卻突兀佇立起了一座桃源小鎮,此地建設有獨特機關,一座座精妙的建筑與鎮外長河相融。
小鎮內,人人似乎都極為忙碌,低頭匆匆穿行,好似每人都有著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而在小鎮的中央,立起了一座三十余丈高的巨型樓閣。
莫說是尋常的鄉鎮,便是四國的王宮貴族們,耗費數不清的錢財,召集各地精妙的工匠,也無法將樓閣修建到這樣的地步。
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因為這個世界的人對于建材的理解還不夠透徹,而且由于沒有電梯,一般的樓高修建到七層以上之后,對于爬樓的人,將會是一種巨大的折磨。
此處閣樓八面,不停有人進進出出,大多手捧卷宗,神情嚴肅。
進入閣樓之中后,令人驚奇的在于這么巨大的一座閣樓,內部竟然只擺放著密密麻麻的書籍。
沒錯,這座世間獨一無二的巨型閣樓,竟然只是用來裝書的。
那些在閣樓里排列整齊、宛如標兵一般陳設的書籍,上面只有一個個的名字,而且還是人名。
這座巨型的閣樓一層約摸只有一丈不到的高度,一名身著青色布衣,手持一卷紙卷的年輕人行色匆匆地來到了閣樓的下方。
他抬頭一看,在閣樓的二十九層處,有一張紅色的簾子探出了窗外隨風搖擺,這名年輕人深吸了一口氣,快步走入閣樓,一路上行,氣喘吁吁地來到了二十九樓。
隨著他來到了二十九層的中央處,一名滿頭白發的老者伏案而閱,神情極為認真嚴肅,而他的眉宇間,鎖著一抹已經積聚了不知多少年的愁緒。
察覺到年輕人走了進來之后,老人合上了面前的這本書,取下了眼眶上帶著的琉璃鏡,對著年輕人問道:
“何事?”
年輕人恭敬地來到了案臺旁邊,躬身把手里的那張長卷鋪展開來,上面是一個又一個的名字。
“樓主,新的「天機」。”
老人仔細查看了一遍這些上面的名字,原本皺著的眉頭鎖得更緊了,他挪開了先前拿著的那本書的手,于是那本書的名字便浮現了出來。
那本書叫做「程峰」。
老人將這本書小心地放到了案臺的一旁,向著年輕人問道:
“這么多名字,誰才是?”
那名年輕人說道:
“都不是。”
“樓主,且聽我細細說來。”
他將之前忘川收了佛門的錢財,發下了巨額的懸賞的事情告知了面前的老人。
“……一大批林、火字旗的高手趕往青燈寺山腳下卻遭遇聞潮生二人阻攔,最后被兩人一柄柴刀、一根竹枝屠了三百七十六人,殺得忘川剩下的幾名四境殺手心驚膽寒,慌亂逃竄。”
“那一戰后,佛門不久又遣人送來了三萬金,可忘川基本已經無人接取懸賞了。”
“那些僥幸從青燈寺山腳下活著回來的人,像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激,對于當初在山腳下發生的事不愿多提。”
“根據其中一人的口述,這兩人當時還在山腳下嚇退過一名陳國五境的梵天,他們的身上有道韻傷,是之前殺過一名書院的五境掌殿時留下的……”
隨著年輕人講述完了這一些,老人一直緊皺著眉頭倏然之間松緩了一些。
“聞潮生……我好像很久以前聽到過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