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很低,卻清晰地穿過悶熱的空氣,飄進常小魚的耳中,一絲極難察覺的贊許掠過常小魚的眼角。
他的視線越過教室后門,望向軍校簡陋操場盡頭那片郁郁蔥蔥、被陽光映得油亮的橡膠林。那里,陽光在膠乳滴落時反射出細小金光。
他看著這些巴望青年的身影,他們還很稚嫩,眼神卻有著巖石般的執拗。
他們在這所由茅草頂倉庫、鐵皮教室、沙土操場構成的簡陋軍校里,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這些與他們的苦難和期望直接相連的、最樸實用的戰爭知識,打爛“鐵王八”的履帶、在曲折的街道上打出“冷槍”、利用村莊的一草一木設下陷阱保護父老,逼迫那些趾高氣昂的敵軍陷入被動的泥潭。
這是一堂多么生動的課程啊,這就叫因地制宜,這就叫入鄉隨俗。
洞1是何許人也?那也是玄生科技里花重金培養出來的高科技戰爭人才,人家什么不懂?可是給這幫人上課時,他不拽那些高大上的詞匯,不說那些專業術語,反而利用東南亞的地形,以及地方武裝的特性,先教給這些人最實用的戰爭手段。
這就是好老師啊!
洞1的課程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復雜的公式。它像一柄剛磨出刃口的砍刀,樸實無華,卻直指要害。講的是生存,是抵抗,是把壓迫者施加的痛苦轉化為反擊的技術。
常小魚知道,更復雜的戰場通信、戰略規劃、裝備維護、后勤保障……這些將在后續的課程中逐步加入。
這些知識將把這柄砍刀逐步淬煉成精良的戰劍,他所期望的,正是這些從巴望村的泥土地里走出來的青年,將來執此利劍,不是為泄私憤,而是去斬斷所有像套在底層人脖頸上的、同樣的枷鎖,為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上億萬沉默的底層人,劈出一條公理之路,尋求一份真正的解放與尊嚴。
他們現在筆下的每一個簡陋符號,都是這艱難征途上的一塊磚石。
下課哨聲響起,學員們轟然起身,板凳摩擦地面的聲音刺耳,洞1收起講義,習慣性地用指關節敲了敲黑板:“今日所講,入腦走心。活下去,是根基;讓豺狼痛,是本事。記住了?”
“記住了!教官!”上百個年輕的聲音匯成一股不算整齊、卻異常堅定的洪流。
常小魚依舊靠墻而立,目送著青年們魚貫而出,當他們經過門口的光影地帶時,仿佛感受到了常小魚的注視,每個人都挺直了胸膛。
直到他們的身影融入操場上踢起的塵土和橡膠林的濃蔭里,常小魚才緩緩站直身體,他走到黑板前,洞1剛用水沾濕抹布擦去的地方還濕漉漉地反著光,最后那個被圈起的粗糙村口圖形正迅速消失。
他沉默地凝視著那片正在消失的水痕,仿佛穿透了眼前簡陋的鐵皮棚頂,看到了這片破碎大地上無數等待光明的角落。
他心中那沉甸甸的熱切期望更加灼熱:記住今日的‘鐵王八’和‘冷槍’,讓它們成為你們力量的基石。待到學成之日,昂首走出這軍校大門,用你們所學,去做這片土地上萬千底層人心中的‘鐵甲’和‘響槍’——為他們鳴響公理的號角,為他們撐起一片不被掠奪、不被踐踏的天空。
“常爺!”洞1喊道。
常小魚微微點頭,給洞1投去了贊賞的目光。
“太爺在世時曾說,人要多交朋友,因為一個人的能力不管多強,終究是有限的,想做更大的事,就得需要朋友,需要兄弟,需要別人來幫助自己。”
“我很慶幸我有你們這樣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