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極品股東無論放在哪家公司都很“喜歡”,不然馬華騰何必如此結交陳斌,他和騰訊的一些股東也沒有那么深的私交。
“恩,沒事,順水推舟,接下來就是各自為營,看看誰能走的更遠,可不是我說啊,到時候東風快車要是做好了,我可把快的收購了。”
陳斌似是開著玩笑說著,如果真能把快的收了,那對于東風快車而言絕對是一個助力,市場占有度一下子過到50%的線,這樣一來,全國很多地方的網約車那都要改名叫東風快車了。
“哈哈,我期待那么一天!”
馬華騰也不惱,陳斌有想法那是好事,如果真讓東風集團收購,他又不會虧。
畢竟他也是東風快車的股東之一,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
馬紜回到酒店后整個人心情有些復雜,陳斌說的他很心動,但是支付領域是他一直想要涉及的一個點,說句難聽的,就電商的收傭金、扣點,能賺多少錢?
還沒有一個搞金融的軟件賺的快,金融的本質就是流通的金錢,這里面能夠帶來的利潤那是非常可觀,要知道,阿里現在的普遍傭金都是在5%左右,就算加上廣告費用以及活動坑位費,這些錢如果按照全平臺所有店鋪的綜合數據來平均,那也就是在19%左右。
這還是毛利,雖然阿里的人工成本可以很少的給涵蓋了,但是平臺的數據存儲、數據維護以及平臺對外推廣等都需要高昂的費用。
無論是誰都沒辦法不重視這個。
雖然現在的廣告費在不斷的提升,未來可能綜合費用比例能到25%,但是相對而言,這個錢來的還是比較慢,有些人比較喜歡快錢亦或者說是爽錢。
那這就需要其他事情來輔助,這其中最為核心的就是支付工具的流轉以及結息。
銀行的結息那都是有固定的比例,雖然這部分金額不見得有多少,但是日積月累,積少成多之下也是一筆可觀的凈利潤,同時再加上軟件賦能如網貸這種,完全是“躺著賺錢”。
要知道,無論是花唄還是什么,現在的年化普遍在24%左右,但是銀行的商業貸款才多少?3%多點,這中間空出來的就是利潤。
而且這錢還能收雙向,一個是找用戶收貸款利息,還一個則是向商戶收取使用費用也就是0.05%,這個和信用卡的拉卡費用是一樣的。
信用卡的費用都是商家承擔,更別提這個花唄了,因此穩賺不賠的生意才是讓人更加欣賞,支付寶的花唄其實就是支付寶先墊付給商家,然后再拿著用戶的“欠條”去銀行做資產抵押,因為這些借條可以當做“未入賬”收款在銀行那充當資產來進行處理。
同時,因為你一下子握著如此高昂的“資產”,想在銀行那借錢很容易,比如,你手握的“借條有100億,但是這一百億可以讓你在銀行那借到200億左右,那你就平白多了100億的低息貸款,這筆錢該怎么用?很簡單,繼續放出去,長此以往下去就形成了“杠桿”。”
錢也就不斷的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