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于一個東西的期待是:好用,便宜。
任何東西,只要超出了他本身的溢價范圍,那他就脫離了群眾,就好像奢侈品一樣,他面對的用戶絕對不是普通人。
但是普通人想買,其實也可以買一個入門款。
這就是人心。
因此,白夜他們弄那么多要的不是內在的享受,因為內在你可以樣子一樣,但是實際材料不一樣。
陳斌聽了不少人的想法和建議,最后眾人說完后齊齊看向了陳斌,畢竟他還沒發表意見。
“剛才都說的很對,是要有差距,是要有區別。
外觀上的區別最為明顯,可以先通過尾翼、輪轂,輪轂上的車標以及尾標來進行區別,同時,內飾上基礎配置全部通用,只有座椅皮質材料這些進行區別。
不過我提一個想法,碳纖維的材料大家覺得能不能試用?比如,我們在款型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碳纖維的需求。
到時候看看我們的電車能不能來點不一樣的,比如和超跑一般?”
年輕人喜歡跑車,準確說很多男生都喜歡車。
“可以試試,不過這種恐怕不能正常銷售。”
白夜考慮的其實還是在于產品是否能夠被大眾接受,全碳纖維其實不現實,因為你那么做產品,到時候沒人買的起。
“問題不大,我們可以做10輛車,到時候作為特殊的驚喜給大家,不見得這東西要去賣,也不見得這東西不能賣。
總之,可以賣不掉,但是不能沒有。
至于量產版的,肯定是只將一部分配件替換成碳纖維的,具體的可以根據設計的難度進行,我這個不是我們當下的主要目標。
如今,整體的方案已經溝通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要舉辦供應商大會,我們要看看哪些供應商能適合我們,哪些東西能讓我們做的更好。
接下來,大家埋頭苦干,努力將車造出來,后面的事情就要多勞煩各位費心了,我期待著和各位一起開著極光汽車在園區溜達!”
會后,陳斌對于極光汽車的預期更高了一點,如今的電動車行業還沒有徹底出來,按照最快的進度,也是要今年下半年能出燃油混動。
這樣的車其實就是來騙補貼的,而且國家的政策已經在規劃中了,按照當前的情況,預計也要不了多久,新能源補貼政策就出來了。
保守估計,也是下半年或者16年能夠出臺更為完善、激勵的政策。
不過很多政策出來是好事,但是最后的結果么,其實也很難評價。
特斯拉在魔都建廠其實還是因為之前的國內車企太“拉胯”,拉胯到特斯拉都來,還在那不緊不慢的生產研發那些東西。
這才有了后來的小米,來卷死所有同行。
企業內為什么選擇小米,其實太多原因了,華為不適合,畢竟華為現在的核心還是在于未來的芯片上。
這是國家戰略,不可能隨意改的。
而其他科技型企業,可真沒多少人了,因此只能將小米給拉了出來當扛把子,為了這件事,京城市政府可沒少幫。
只是現在,不需要小米了,陳斌直接就扛起了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