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酒店的路上,雷軍給陳斌發了一個消息,表示自己已經到了魔都,想來拜訪一下陳斌的。
只是左等右等,沒等到陳斌回他,還是到了下午四點多,陳斌才回他消息!
而他還不知道,陳斌之所以沒回消息是因為在釣魚,雖然沒空軍,但是成績“小的可憐”,只釣上來一條小魚!
“來的還真快!”
告別龔卓后,陳斌就跟著回了魔都,龔卓還貼心的弄了點特產給陳斌帶著,陳斌左右拒絕了一下還沒拒絕成功,不過仔細看了一下,只是一些龔卓賣的產品。
于是這才沒拒絕,帶回了魔都。
回了雷軍的消息,陳斌也在思考一些事,就好比長島和崇島該如何運作?
洪文路那邊自然是忙的飛起,人家不見得有時間來魔都常住,那么就只有招人了!
“人啊!方洋,你要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能夠在魔都種植水稻和養殖螃蟹的,我有一個想法,就是共生,種植水稻的時候同時養殖螃蟹、蝦、魚這些。
一方面能夠減少害蟲對于水稻的危害,另外一方面也是營養共濟。
蝦蟹的糞便成為水稻的養分,這樣一個互補循環的共濟方式,可以看看是否能讓這個生態鏈完善運作起來,這樣等待收貨的時候,就可以嘗一嘗了!”
陳斌這其實不是無的放矢,在蘇北,絕大多數的地方雖然種植的是小麥,這里指的是徐州下面這些地方。
當然,也有種植水稻的,陳半小時前家里就種植過,每到夏天的時候,水稻還沒成熟,但是這里就有一些小魚苗再加上一些黃鱔洞。
這些黃鱔都是依附在水稻地里生長的。
他們這些生物都可以,為什么蝦蟹不行?
所以陳斌才有這個想法,至于能不能實現是一回事,能去嘗試又是另外一回事。
方洋微微在思考陳斌說的話,他沒有親身經歷過種植水稻,所以不太清楚,但是前面開車的張寧海其實是理解了,這種養殖方式,他們之前在老家也弄過。
不過現在也在開車,張寧海也不好意思直接插嘴。
等陳斌到了魔都辦公室后,張寧海才敲門進來說道:“陳總,您剛才在車上說的水稻與蝦蟹共存這個,我們小時候弄過,而且現在還有人是那么養殖的。
不過養殖方面我不太清楚能不能達到您的標準!”
陳斌倒時很詫異,他這個想法一方面是自己想到了這種可能性,另外一方面還是因為原時空里他好像看到過這樣的視頻,不過沒太在意。
“這樣的話那倒是有機會可以去看看,寧海,等回頭你們那收割水稻的時候,你和我說一下,我們一起過去看看,就當做考察了!”
光讀書,讀死書是沒有用的,學以致用,用以致學。
如果不親眼去看看,陳斌其實都是一頭霧水,與其搞著文字描述來想象,不如去看看到底實際上是如何,而且陳斌也想知道,在種植的過程中是否有什么可以進行突破的。
這就是科技存在的道理,如果科技不能改變人們的生活質量,那他存在的意義又是如何。
張寧海微微點頭,華夏是有一個神農,但是這樣的大牛研究的事情自然不會是那么簡單的小事,所以陳斌不會冒昧的前往那邊拜訪。
次日,雷軍早早的就來到了東風集團底下,徐文艷早就在這里等候了,主場位置和拜訪的原因、人物不一樣,所以接待的規格是有些許區別。
陳斌去京城的時候都是雷軍親自在底下等待著陳斌和迎接陳斌,但是陳斌這次是“被”求的人,雖然礙于面子,自己下來也是理所應當,但是適當的“矜持”一下,還有必要的。
不然別人只會把你看輕了。
雖然這話說出來不好聽,但是這就社會,這就是人情世故。
雷軍見到徐文艷也不惱,徐文艷微微笑道:“歡迎雷總大駕光臨,陳總已經在上面備了好茶,還請雷總品鑒!”
徐文艷面露微笑,絲毫沒讓人覺得不舒服,雷軍哈哈一笑,他雖然不是一個非常熱愛茶的人,但是有好茶為什么不喝?
一行人上了電梯出來后,就看到陳斌在電梯口等待著眾人。
“雷總,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啊!能在魔都見到你確實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