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卡丁車有著自動跟隨的功能,即跟隨使用者手機的這個功能,可以說算是簡單的智能駕駛的一個雛形,而另一方面,滕卓越搭配的這個卡丁車還可以漂移。
雖然陳斌沒有測試,但是他剛才感受了一下,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確實可以。
“招標吧,看看有沒有公司能夠代生產,品質方面是最為核心的,不過你需要考慮一個點,就是這個卡丁車畢竟還是太大了,能不能讓他簡單化。
日常使用他可以拆成平衡車,也就是2個輪子加一個控制把手。
而卡丁車模式,在通過配件的組裝以及搭配,將其實現?”
陳斌試著引導一下滕卓越,思維要發散出去,不然這樣的事情該怎么去優化?
滕卓越眼光一閃,這個想法確實可以,因為卡丁車畢竟比較大,長度也要1米多了,再小,也接近1米。
普通家庭想要放一個卡丁車,占地面積就不小了,這在大城市,恐怕光存放面積就要幾萬塊錢了吧。
想想都覺得貴。
“我再去優化優化!”
滕卓越應了一下,不過被陳斌喊住了。
“這件事并不著急,如今智能駕駛系統如何了?”
陳斌問了關鍵問題,新能源想要和燃油車進行抗衡,核心的一個點,也就是智能駕駛系統,其實說是輔助駕駛最合適,在華夏,徹底實現智能駕駛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
這不是這兩年就能搞定的。
滕卓越微微思考說道:“目前智能駕駛系統已經調試了不少,俄國來的那些研發者,他們對于算法的使用以及動能回收做了很大的優化。
我們已經組裝了一些簡單的機器人。
這個卡丁車,也只是我們隨意的一個舉動。”
實驗室里的東西,很多都是能夠變成可實現的商業價值,滕卓越他們研究的駕駛系統雖然只是一個未完全體,可是對于一些機器本身,他們并不需要完整并且高流暢度的。
只要有一個簡單的指示,完全可以將一件事簡單化。
滕卓越拿出ipad給陳斌調出了視頻,陳斌大致看了一下,果然,是這種簡易型的搬運機器人,這類機器人最簡單,也是最好做的。
陳斌看著視頻里的測試結果,對于搬運路線,其實只要設置好掃描點,機器人就能按照步驟來進行,這樣體現在汽車上,就是如何識別底下的東西。
如特斯拉,他們的智能駕駛是能夠識別車線的。
虛線、實線,通過大數據進行掃描,探測,隨后通過車載電腦進行分析,將自動駕駛運用在其中,這點陳斌原時空里也試過。
他試駕過特斯拉,不過沒錢買。
畢竟窮。
可是如今,滕卓越他們做的就是一個雛形,識別系統也就是攝像系統,如何繼續優化,還有算法的問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