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有錢可以為所欲為,而超級有錢,那就是超級加倍。
東風集團對于供應商的安排并不差,可以說是完全讓眾人感覺回到了家里一般,雖然是夸張的修辭手法,但是這里面一些細節就不得不去重視了。
比如,東風集團刻意的安排了一個產業帶的人,如都是雨刮器的商家住在一個酒店。
而剎車片、剎車盤,再加上空調、空氣等配件又是按品類來分,完全不讓眾人匯集在一起。
之所以那么安排,還是因為陳斌想要看看大家這樣競爭下,能不能看出點東西,因為也很簡單,只有競爭才能讓行業發展起來。
陳斌雖然那么做不厚道,但是相對而言算是對自己最為有利。
盛林和于亮東的事情還只是一個縮影,他們雖然是一個賽道的,但是大家主要目標不一樣,主要客群也不一樣,所以兩家沒有所謂的大撕逼。
俗話說得好,同行是冤家,很多人到了酒店左看右看,那都是冤家,不少人出門都不帶說話的,還暗自私底下吐槽東風集團如此不當人子。
可是這種話也就敢在酒店里自己人說說,在外,那都是說東風集團出售大氣,給供應商們好吃好喝的招待著。
陳斌其實現在也沒輕松,因為他正在看所有供應商的資料,這次是極光汽車第一次走到臺前。
看了一下布置,陳斌微微蹙眉。入口的展示效果圖就如白夜所遞交的方案一般,整體酷炫感確實不一般,陳斌看了以后雖然有法改一下,但是還是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名單里這些工廠,實力雖然還可以,但是名氣確實太小了,而且都是以代工為主,在質量上,你有去調查過么?”
陳斌看了幾家工廠,這些其實也都是品牌方也就是4s店他們指定的合作工廠,很多配件的進貨,其實想繞開品牌方是比較容易的。
而陳斌現在看的,就是這些給大品牌們代工的。
博士其實也是找人代工,但是他們的配方以及制作方法有專利保護,所以想要仿制起來有點麻煩,但是一些工廠,其實也能破解不少。
不說還有七七八八,起碼九成還是有希望的。
而且最主要的一點是,陳斌覺得這還是保守估計,要是真的有研發資金,怕是有一些企業,他們本身的實力就不會比品牌方做的差。
因為燃油車已經到了一個閾值了,這個閾值決定了整個后汽車市場的發展。
雖然說這話有點不合適,那就是所有人都是為了利益,無論是哪個工廠,他并不是想要造出一個非常耐用的東西。
大家其實去仔細看看,很多以前說耐用,說好用的,基本上都很難走下去,因為他需要去控制你的使用壽命,否則的話你怎么升級換代?
這就是現在很多工廠也好,品牌方也好,對于產品的質量其實是在逐漸走下坡路,不再像以前一樣走工匠精神。
這就是最明顯的區別。
而燃油車一些品牌,他們也只是牌子大了點,活的時間久了點,其他的技術含量確實有,但是不多,而一個汽車最核心的,就是他的發動機。
但是電車沒有發動機,也就是內燃機這塊直接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