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徐玉蘭尚未明白是個什么情況,卻敏銳地察覺到了些什么,忙搖頭解釋:“不是,這是我們一起想出的主意,我們想以后去逛燈會也可以猜燈謎。”
“哼,這個不安分的,既然給臉不要,就不要怪老子不客氣!”
張氏還未進屋,轉身又往外走。
這是要去找大丫麻煩?
念頭劃過,徐玉蘭忙追出去:“大伯母!大伯母!”
怒氣沖沖的張氏大步流星,徐玉蘭這一愣神的功夫,她就已經到了院門口。
正當她打開院門時,修補屋頂的徐大河聽見聲響,探頭問道:“大嫂,發生什么事了?”
“爹,你快下來攔住大伯母。”看見他,徐玉蘭猶如看到救星,一邊喊道一邊沖向院門的張氏。
“大河,這事你別管!”
丟下一句,張氏就要邁步出去,幸好,徐玉蘭趕到了,一把抱住她的胳膊,“大伯母,你別找大丫麻煩。”
“這是怎么了?”
在灶房里忙活的陳氏也聞聲出來,疑惑問道。
“娘,快來攔住大伯母,她要去找大丫麻煩。”
“找大丫麻煩?”陳氏聽得糊涂,嫂子一個大人,好端端找一個孩子麻煩做什么?
她擦了擦濕漉漉的手,走了過來:“大嫂,怎么回事啊?”
張氏氣憤難當,當即罵道:“宋家那個丫頭不安分得很,從正月里開始,就幾次三番找玉芝,想跟她學認字。
念在是同村的,我不想把事情鬧得難看,委婉地提了提,讓她不要再來找玉芝。
她倒好,扭頭就去攛掇你家玉蘭,讓你家玉蘭來跟玉芝學。哼,我倒要去宋家問問,他們家是怎么教女孩的!”
陳氏眸光閃了閃,笑道:“認字而已,怎么就扯到宋家教女了?”
“女兒說了個好人家,張氏自覺挺直了腰桿,對陳氏這個妯娌也不像以往那么客氣:“你是真傻還是假傻,誰人不知何家看中的,就是我們玉芝識字,她這巴巴的想要學認字,安的什么心還用說嗎?
元宵那晚回來,玉芝就跟我說大丫給她送了支木簪,我還只當她是想討好我們玉芝,以后有機會接觸何公子,給何公子做妾,沒想到她野心那么大,竟然想取代玉芝!”
陳氏變了臉色,“大嫂,沒憑沒據的事,你可不能亂說,女孩子的清譽大于天。”
“清譽?哼,她不要臉,我還為她的清譽考慮什么。”
說著,張氏拉開徐玉蘭,就欲去宋家鬧。
陳氏連忙上前拉住她,放緩語氣:“大嫂,這事兒恐怕是你想多了,大丫也算是我們看著長大的,不說我們杏花村,就是附近十里八村,也再沒有比她更懂事聽話的,她不是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