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前的感覺沒有錯,何甜語就是在看她,為什么?
她應該不認識自己吧?難不成何家以自己可憐的身世,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這時,一名衙役忽然出來了,村民們立刻噤聲。
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村民們畏懼這些衙役差吏更甚于官員。
官員需要顧忌顏面,而這些人不用,他們最會媚上欺下,上一刻可將你捧入云端,下一刻也能把你踩進泥里。
惹到了他們,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來,去年交秋糧時,就有戶人家被刻意刁難。
這衙役走到袁清面前,滿臉堆笑道:“袁公子留步,大宗師有請。”
袁清愣了下,隨那名衙役步入內里。
村民們驚奇,平日里如狼似虎的衙役,竟然也對袁清笑臉相迎,還稱他為公子!
他們再一次恭賀起袁家人,梅花嬸跟袁家人道完賀,看著自家兒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她大步走過去,揪起趙子良的耳朵:“老娘平時就跟你說,要好生讀書,不準跟不三不四的人鬼混。
你看看你都學了個啥,比人家袁清大七歲,又多學了那么多年,回答個問題都回答不出來,你對得起老子給你交的學費嗎?你是不是給老子爬桐子樹去了?”
“我沒有,娘,疼疼疼,你輕點!”趙子良疼得齜牙咧嘴,“我就是太緊張了,腦子一片空白,其實我會的。”
“緊張?你娃兒不是膽子大球得很么,你還會緊張?”
嘴上雖然罵得兇,梅花嬸手上還是放輕了力度,“人家袁清那么小都不緊張,你緊張個屁!我看你個短命娃兒在學堂也是混日子,白白浪費老子的錢,你別讀了,回家跟老子種地!”
被村民們圍在中間的陶氏就勸道:“這是氣話,說說就行了,俗話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你家子良書念得還是很不錯的,他就是在官老爺面前有點害怕,不說他們小娃兒,就是我們這些大人,見官哪有不怕的。
今天他們也算見過世面了,以后再見官,也就不怕了。這書,還是得讓他讀!”
梅花嬸本來也就是氣頭上的話,聽陶氏這么一說,就笑道:“嬸子你這么明事理,難怪你家袁清聰明,是你教得好啊。”
陶氏的笑容就更添了一層:“嗨,我們又不識字,不能在課業上幫到娃兒,只能做好雜事,讓他能安心讀書而已。”
宋英聽得欣喜,有了陶氏的這番話,回去她再說服李氏他們,應該就容易的多。
有什么法子,能讓村民們多說些讀書的好處呢?
她苦思起來,一連想了好幾個法子都不可行,主要是因她只是一個小孩,不能隨便插大人們的話。
而且,她還是個‘不識字’的女孩,很多話語就不能從她嘴里冒出來。
忽而,她聽見有人說:“那可不,士農工商,商排在最末哩!”
宋英下意識望向何老爺一家之前所站的位置,發現他們早已離去。
正如袁清所料,平日里受村民們敬仰的何老爺,在吳提學面前連說話的資格也沒有,給村民們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何老爺一家一走,他們就立刻談論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