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這連綿大雨,其他人家只是擔心麥子發霉,而王家的已經發霉了,在地里怕是都要生芽了。
一半的收成啊,割回來的這一半還有可能會發霉,也難怪劉三嬸會冒雨去收割。
“這個時候上山,她是不要命了喲!”李氏罵了聲,吩咐兒子兒媳,“你們快去把她拉回來!”
見劉大菊走得很快,宋二叔與楊氏也顧不得回屋穿蓑衣,直接沖進了雨幕里。
不多時,他們就強行拖著劉大菊回來了。
“你們放開我,地里的麥子要是不收,我們今年咋個活喲……”
“麥子不收,還能想其他辦法,你這會兒去山上,摔出個好歹來,馬上就能沒命!”
楊氏說落一句,對宋二叔道:“你快回屋換件衣裳,別著涼了。”
“沒事,這天熱著呢。”雖是如此說,宋二叔還是回屋去了。
劉大菊是女人,他一個男人也不好繼續拉拉扯扯,勸阻的事就交給他娘和他媳婦。
劉三嬸一屁股坐在地上,拉著楊氏的手哭訴:“楊嫂子誒,我這是什么命喲,娶個兒媳婦回來,天天抄起個手手耍,我跟伺候先人一樣。
就一下沒合了她的意喲,就跑回娘家去了,還把我兒子拐去了喲!
養個兒子也是喲,萬事都不過心,這農忙季,家家都忙著收麥子,他也穩得起,完全不關心家里的麥子收沒收,跟他老子一個樣!
王德發那個親爺喲,說不去地里就恁是不去喲,我一個忙前忙后……”
宋英翻了個白眼,提醒道:“你要把人家女兒活埋了,人家能不跑嗎?
再說,馬春兒這個兒媳婦,不是你賣女兒也要娶回來的嗎?”
劉三嬸的哭訴就停頓了一下,想起懂事聽話的小花,更是嚎啕大哭:“馬春兒這個攪家精喲,早知道她是這個德性,我說什么也不會同意她進門,要是我的小花還在,也不至于那么多麥子都沒割完。”
“會不會說話,這會兒是說這些的時候嗎?”李氏瞪了宋英一眼,旋即勸起劉大菊。
“凡事都要往前看,事情已經過了,這會兒再說這些也沒用,麥子的事情,等天晴了再慢慢想辦法。”
“李嬸子耶,怎么往前看喲,怕是六月都挺不過去喲!家里的麥子也生了霉,交夏稅要怎么辦喲,人家怕是不得收,我家又拿不出銀子來抵喲!”
這個問題,不僅王家愁,宋家等其他人家也愁,麥子沒曬夠五個日頭,內里的水分沒干透,如果交夏稅的時間晚些,也會生霉。
李氏重重嘆了口氣:“夏稅又不是只有你們一家這樣,再沒有大太陽,家家戶戶怕是都得拿銀子抵稅。
快起來,再大的難處,咬緊牙關也就過去了,當年那場洪災,不是比現在更糟糕,勒緊褲腰帶不也過來了。”
說著,她就示意楊氏把劉三嬸拉起來。
楊氏用力拉了拉,沒拉動,當下就氣得不行:“你現在這樣有什么用,再不起來濕氣弄得你一身病,你王家就真沒個人撐著了。”
“我倒希望喲,病死了眼睛一閉,什么也不用操心了喲。”說到這個,劉三嬸更傷心了,還有些委屈。
她累死累活操持一大家子,丈夫使喚不動,兒子偷奸耍滑,所有在重活臟活都是她一個人干,卻連一句好話也沒得到!
楊氏氣急,丟開劉三嬸:“你要死自己去死,我不陪你死,我進屋換衣裳!”
勸了這么久,她還穿著濕漉漉的衣裳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