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你師叔么,他會分辨。”
宋英張了張嘴,半晌道:“萬一師叔也沒分辨出來呢?”
“就知道不該讓你跟那臭小子多交流,瞧給嚇成什么樣了。”林大夫翻了個白眼,“少想這些有的沒的,你按照歌謠上寫的扎就行。”
事關人命,宋英實在做不到不多想:“不是有句話叫盡信書不如無書么,萬一錯了怎么辦?”
林大夫抬眸,看著她的眼睛,問道:“《標幽賦》是誰編寫的?”
宋英不明白她為何突然問這個,但還是老老實實回答:“前朝針灸大家竇默編撰的。”
“《針灸大全》呢?”
“醫學圣手徐鳳編寫的。”
林大夫又問了好幾首歌謠的作者,宋英一一作答。
林大夫這才道:“所有的針灸歌謠,都是以往的醫學大家,考據前人著作,結合自身經驗編撰而成,又經過無數醫者使用驗證。他們的經驗論述,比之你如何?”
“我哪能跟他們比呀,現在隨便一個大夫、藥童的經驗都比我多。”
林大夫點點頭,又道:“不僅是你,我和師叔的經驗,也遠不如他們,你現在為何不相信他們編寫的歌謠呢?”
“我不是不相信他們,我是擔心自己做不好。”宋英趕緊解釋,她若不相信他們,還學他們的針灸歌謠做什么。
“無論那日考核,還是今兒給人針灸,你都沒有一處錯誤,為什么要擔心自己做不好?隨身帶著書,扎之前看看書,或者拿不住的地方直接問你師叔,有什么可擔心的?”
宋英愣住了,是啊,醫學名家們編撰的歌謠經過驗證,自己也確實完完全全背下來了,扎的時候也沒有錯誤,就不該擔心呀。
林大夫看她聽進去了,又語重心長道:“你現在初學醫,就要相信書本上寫的東西,不要去考慮錯誤、例外,那不是你現階段該考慮的事情,以你現在的經驗知識,你也壓根分不清。
什么階段做什么事情,等日后你學得醫書多了,看得病人多了,積累的病例多了,那個時候再去考據,哪本醫書上的哪個點有誤,哪種病有更好的醫治法子。”
宋英如醍醐灌頂,站起來道:“謝謝師父教導,我明白了。”
林大夫很是欣慰:“明白就好,先吃飯吧,一會兒飯菜該涼了。”
吃著飯,宋英又好奇地問:“師父,為什么你教學要先學針灸?”
“書看多了容易慫。”
宋英一下想到了林文軒,還真是。在今天之前,師父讓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但今兒聽了林文軒那番話,直接給嚇傻了。
如果給包子鋪大嬸扎針前就聽了林文軒那番話,她覺得自己一定不敢扎了。
“你師叔給你分錢了嗎?”林大夫又問。
宋英點頭。
“拿到錢什么感覺?”
“高興!特別高興!我靠醫術賺到錢啦!”一說起這事,宋英的心就冒泡泡,美得不行。
“先學針灸,能最快程度上手賺到錢,一來更有動力學下去,二來操作中有了不懂的,再去書里找答案,理解得更透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