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兩邊的人群前方,各放著一張案幾,上面擺著筆墨紙硯。
不止是她,羅雁行也發現了袁清的身影,沖下方的袁珊喊:“袁珊,你哥在臺上!”
“我看見了!”袁珊很是激動,只覺說話的底氣都足了些。
“在哪在哪?”其余人急聲詢問,在這樣的場合看見一個認識的人,很難不興奮。
“左邊靠內側。”宋英提示道。
“我也看見了,真的是袁清哥哥!”宋元興奮地大喊。
“難道就是他們在比試猜燈謎?”二妮好奇道。
宋英點頭:“應該是,袁清那邊好像都是嘉湖書院的學子。”
“你怎么知道?”袁珊仰頭,疑惑地看著她。
“除了你哥,我認識的幾個嘉湖書院的學子都在里面。”
經她提醒,羅雁行認出了申永輝,“袁清前面那個人,是上次吳提學去社學觀風時,跟在他后面的那位公子吧?”
“對,他是申狀元的小孫子申永輝,也在嘉湖書院念書。”
聞言,袁珊這才想起她曾在申府做短工,而嘉湖書院的很多學子,都是官宦之家的公子,她認識也很正常。
下方,一個伙計打扮的中年男子取了盞燈籠遞給高臺中央的東家。
金滿樓東家從下方抽出一張紙條,念道:“東海有條魚,無頭亦無尾,去掉脊梁骨,打一字。”
他話音一落,左邊的人群里有幾個人開始往前走,最先到案幾前的提筆書寫起來,其余幾個知道答案的便湊過去看他寫的是不是自己心中的答案。
很顯然,他們的答案是一致的,那幾人便直起身。
而另一個,五個身著瀾衫的青年均很淡定,其中一年紀看著稍長些、面容沉靜的青年問:“這題誰來?”
“我學識最淺,這么簡單的燈謎,幾位兄長便讓于我吧。”一個著青色瀾衫的圓臉少年走上前,甚至不屑于坐下,提筆蘸了墨微彎著腰幾筆就寫好了。
而后他就退了回去,臉上掛著溫和的淺笑,神情十分篤定而自信。
兩位伙計上前,將他們寫的答案拿給中間主持的東家。
東家看了,笑瞇瞇道:“都正確,答案就是日字。”
聽著這個答案,再回想謎面,宋英恍然大悟,魚字去掉頭與尾,再去掉中間的一筆,確實便是日字。
她有點摸到字迷的訣竅了。
猜字迷很大程度上要把握住,留那些部位,去掉那些部位,而這些要從那些抽向的描述里去提煉。
下面,金滿樓東家又開始念下一道燈謎了,“婆媳戴重孝,打一口語。”
這一次,雙方同樣很快給出了答案,沒功夫。
接下來的燈謎,雙方都是旗鼓相當,仿佛沒有燈謎能難倒他們。
而宋英等人也從各個圍觀人群的話語里,拼湊出這場比試的緣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