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看向掛在自己前方樹枝上的燈籠,原來這盞燈叫萬眼羅,為什么會是這個名字?
不僅她好奇,羅雁行等人也是十分好奇,還以為這個燈籠會叫什么亭什么閣之類的。
下方的百姓完全忽視了錦衣閣張老板的燈,注意力全在后一個上。
“這么難嗎?”問話的那位大娘驚奇,其他百姓也好奇起來,究竟是什么樣的謎語,能難倒清水縣那么多文人墨客。
臺上的清水縣學子中,有不少人都是知道這事的,也知道那個燈謎的謎面,均是面露難色。
申永輝去年元宵不在清水縣,并不知道那燈謎,但聽著臺下百姓的議論,瞥見本地同窗臉上的退縮之意,心中也打起鼓來。
看見他的神色,對面的吳銘志立刻嘲笑:“你不會怕了吧?”
“怕?”申永輝立刻將心中的那點退縮拋到九霄云外,像是聽到了什么笑話般,“小爺的字典里,就沒有這個字!”
吳銘志得逞一笑,看向中央的金滿樓東家,“他們應戰,念謎面吧。”
這幅模樣,眾人還有什么看不出來的,剛才他那些話就是激將之語,清水縣學子堵得一口氣上不來下不去,擔心對面猜出燈謎,贏了比試,又不能怨申永輝中了對面的計,因為現在這個局面,他們不可能不繼續。
最后,眾學子只能把希望放在袁清身上,給他打氣:“袁兄,看你的了。”
“袁兄,不要緊張,你一定可以的……”
雖然嘴上都在給袁清打氣,實際上,沒有幾人相信袁清真的能猜得出來,便在心里祈禱對面也猜不出來,這樣一來,便是平手。
閔地文風鼎盛,對面又是五個秀才,他們這些還未考取功名之人與其打個平手,也不算給清水縣丟人。
事已至此,便是金滿樓東家想幫本縣的學子都沒有辦法,只能開口道:“謎面是黃絹幼婦,外孫齏臼。謎底猜四個字。”
宋英聽的茫然,這謎面別說猜了,只聽音,她連謎面具體是哪些字都不能完全確定,像是幾個詞拼湊而成,沒什么特別的語意。
金滿樓東家顯然早就知這個謎面不好確定是哪些字,說完后他從衣袖里抽出一張字寫得很大的紙,先后向兩邊展示一番,最后還不忘給臺下的百姓們看看。
紙上的字寫得很大,宋英等人在樹上也看清了,羅雁行驚呼一聲,“齏臼竟然是這兩個字!我還在想雞舊是雞的哪個部位,誒,那個齏字什么意思呀?”
不僅她不認識,二妮等人包括林文軒都不認識,很顯然這是一個生僻字。
宋英想了想,回答道:“就是一種調料品,姜、蒜、韭菜等碾成碎末做的調料。齏臼就是裝這種調料的容器。”
“哇,宋英你連這個字都認識啊!”羅雁行等人很驚奇,在她們的認知中,宋英雖然識字很多,但不應該比早就識字的林文軒還要多,沒想到林文軒不認識的字,她認識!
宋元就更驚奇了,在他的認知里,姐姐宋英的字是跟他學的,姐姐記憶力好,他忘記的她記得很正常,但這個字他記得沒有學過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