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笑了笑,“看那本《素女奇方》的時候偶然看到了不認識,就問了師父。”
原來是這樣,眾人恍然,再次觀看起下方的猜謎,這個燈謎顯然十分的難,那位年紀最小的圓臉秀才第一次沒有即刻彎腰書寫答案。
他擰著眉,苦苦思索。
見此情形,不止是左邊的清水縣學子,連宋英等圍觀之人都微微松了口氣,總算是難住了他。
剛松口氣,宋英就想起這人只是五位秀才里最年輕的,他身后還有四位更厲害的,她立刻去看其他四位秀才,見他們也在思索,這才放松下來。
案幾前的圓臉秀才苦思許久,都沒有答案,只好轉身問同伴們,“幾位兄長,可有答案了?”
四人相繼搖頭,那位年紀最大的秀才道:“這道燈謎倒是有些難度,待我再思索思索。”
聽了這話,圓臉秀才臉上的神情失望中帶著一點點輕松,繼續冥思苦想去了。
宋英收回目光,去看袁清,去看左邊的清水縣學子們,只見所有人都在冥思苦想,還不時低聲交談幾句,或者看一看對面。
時間緩緩流逝,臺下圍觀的百姓等不住了,有人問道:“都猜不出來,現在怎么算?”
“自然是平手嘍。”
還有酸儒說風涼話:“果真是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才學了幾年便以為能盡猜天下之謎,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世上極難的謎語很多,有些從古至今都沒人能猜得出來。”
“可不是么,平局,結束了,都散了吧!”有人應和著,轉身就要離開了。
因這燈謎好幾年都是這樣沒人能猜得出來,聽見這人的話,不少百姓也跟著轉身準備離開,去別處瞧熱鬧。
這幾人就站在臺子下,聲音又很大,臺上的人聽得一清二楚,特別是閔地的五位秀才,當即氣得臉都綠了。
他們一路游學,與各地讀書人比拼學問,只在蘇州府小有敗績,其余地方的學子,學問都不及他們,正是志得意滿之時,卻沒想到在文風不揚的順慶府,被一個酸儒給嘲諷了,這傳出去不是讓人笑話么!
見圍觀百姓準備散場,閔地的秀才們更氣了,也不知是不是憤怒之下,才思更加敏捷,那位圓臉秀才忽而揚聲道:“誰說猜不出來的!我已有答案了!”
聞言,準備離場的百姓們紛紛駐足,再次圍觀過來,有些人不相信,懷疑地看著臺上的圓臉秀才,“讀書人說話,可不能信口雌黃喲!”
圓臉秀才微微一笑,俯身在案幾上寫下答案,在伙計跑過去取時,他伸手按住了,道:“此燈謎東家也不知道答案,不必取給他。”
說完,他看向對面的清水縣學子,“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若你們猜不出來,我便告知眾人謎底,解釋謎底為何是這個,如何?”
清水縣的學子們沒法有異議,金滿樓的東家并不知道答案,給他也無濟于事。
眾人便紛紛把目光投向袁清,緊張得不行,生怕他猜不出來。
不想,袁清同樣微微一笑,道:“正好,我也有了答案。”
說完,他提筆蘸墨,筆走龍蛇,很快就寫好了,向不遠處等候的伙計招招手:“麻煩小哥,幫忙給你們少東家送去。”
那伙計看了看自己的少東家,見他點頭,便飛快地取了紙張,給他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