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東家接過細看,有些不解,他看向袁清,“兄臺,請問謎底為何是這個?”
袁清沒有回答,而是道:“少東家,你還沒看過對面那位兄臺的答案。”
少東家這才想起來,忙放下好奇,示意伙計去取。
這一次,圓臉秀才不好再阻攔伙計,任由他取走了答案。
金滿樓的少東家看完,更是驚奇得不行:“兩位的答案是一樣的,都是絕妙好辭!”
說著,他一手拿著一張紙,將兩人的答案展示給所有人看,只見兩張紙上,都用館閣體寫著‘絕妙好辭’四個字。
原來謎底就是‘絕妙好辭’四個字,宋英最初聽著,還以為金滿樓的少東家是在夸贊兩人呢。
恍然大悟之后,她也同樣好奇起來,答案為何會是這四個字?
圓臉秀才有些不可置信,上上下下打量著袁清,抬手作揖:“在下泉州林文才,敢問兄臺臺甫。”
臺甫就是表字,讀書人第一次見面,不能直接問其姓名,要問表字,這林文才是對袁清起了欣賞之意。
事到如今,不少人都看出來了,五位閔地秀才中,最擅長猜燈謎的便是這位圓臉的林文才,其余人雖年紀比他大,論才思敏捷是不如他的。
這五人傲氣歸傲氣,卻是十分的狡猾,明明派出的是最擅長猜燈謎的人,卻還故意以年紀小,讓眾人以為林文才是他們中猜燈謎最弱的那個。
袁清回了一禮,道:“我年紀尚小,還未有表字,我姓袁,單名一個清字,兄臺喚我袁清即可。”
林文才點點頭,“我們一路游學,見識了各地的讀書人,未曾想錦川還有袁兄這般才思敏捷之人,佩服佩服!”
“林兄之才,更令吾等欽佩。”
眼見二人你一禮我一禮地客氣起來,申永輝與吳銘志兩人頭一個忍不住,打斷道:“快說說,為什么謎底是這四個字?”
林文才看向袁清,“袁兄,你先請?”
這一次,袁清沒有謙讓:“黃絹,色絲也,即為絕字;幼婦少女也,即為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便是一個好字,至于齏臼。”
說到這里,袁清停住了,微笑看向林文才,“林兄,這個由你來解釋可好?”
齏臼是整個謎語里最難猜的,前面幾個字,相信有人能猜出一部分,難的就是最后這個辭字。
林文才很滿意袁清能把這個最高光的給他,他微笑點頭:“姜蒜韭菜這些調料的共同點是辛辣,盛放這些調料可謂之受辛。
辭字有個異體字寫作辤,忽而齏臼便是辭字!”
說著,林文才擔心有人反應不過來,還彎腰在紙上寫下了辤字。
看見他書寫,吳銘志等人趕緊伸頭去看,清水縣的學子們雖然也很想早些看到,但也不得不按捺住心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