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那我給朋友做一些,這個沒關系吧?”
馬大夫自然知道她說的朋友是誰,便道:“你那朋友不夾帶舞弊就沒事。”
宋英對袁清還是信得過的,當下就道:“他不會。對了,師叔,不做丸藥,咱們可以賣姜片嗎?”
“姜片?”
“對啊,一片一片的,這總不能用來夾帶舞弊吧,姜片用熱水泡一泡,既能祛寒又能暖身體,預防風寒再合適不過了。咱們也不多收錢,兩三片就收1文,哪個讀書人都買得起。”
林文軒眼眸一亮,沖馬大夫猛點頭,“師父,這法子不錯呀!”
“不錯個啥呀,人家是去考縣試的,有些人渴了都不喝水,喝完姜湯頻頻想上茅房,這還怎么考。”馬大夫瞪了眼他,“別跟你師妹瞎胡鬧。”
“這也要忍著?”宋英有點震驚,又道,“要是我,我就情愿多去幾次茅房,也不要得風寒,那頭痛眼花起來,說不得再好的才華,也寫不出好文章來。
師叔,咱們就多準備些姜片帶過去唄,他們要是不買,咱們拿回來入藥就是了,也不耽擱什么。”
“行行行,你倆折騰去。”馬大夫不想與他倆多費口舌,三兩口將碗里剩下的飯吃了,趁著這會兒沒病人,去院子里曬太陽去了。
宋英想到他說的上茅房之事,忽而想到一計,也三兩下將碗里的飯吃完,丟下筷子就往隔壁跑:“師兄我吃好了,我去找下陳大娘。”
話落,她人就消失在門口了。
陳家前面的鋪子里,并沒有人,想來這個時間點陳大娘也在吃飯。
“陳大娘!陳大娘!”她一邊喊著一邊往里去。
陳大娘端著個飯碗出來,“什么事呀,這么著急,你要買蜜餞?”
宋英搖頭,“你知道過段時間的縣試嗎?”
“知道,今兒上午官差不是來找你師叔了么,聽說是這個月的十七。”
宋英嘿嘿一笑,“他們考生為了少上茅房,會盡量不喝水,大娘,你做些酸酸的蜜餞去賣,生津解渴,肯定很好賣!”
陳大娘遲疑,“考棚那邊不讓賣東西吧?”
“你提前賣嘛。你做好后,提前幾日就去那些書生住的地方賣,甭管平日里有多摳門的人家,只要家里有考生的,肯定都樂意買點,你這生意一定不會差!”
陳大娘聽得兩眼放光,“哎呦,我咋沒想到呢!行,大娘今晚就做,到時候就去嘉湖書院和清水書院外面賣!”
“那大娘你記得選好的果子哈,多清洗幾遍,這考場上,要是吃壞了肚子,壞了人家的前程,那可不得了!”宋英又叮囑道。
陳大娘拍著胸脯,“你陳大娘做生意幾十年,憑的就是一顆良心,放心,絕不會有壞果子!”
宋英放心了,決定到時候給袁清也備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