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行,是平日里吃得少,貿然吃很多,腸胃就難以適應。”馬大夫耐著性子解釋,“我明白這種重要的時候,你們想給考生吃些好的補一補的心情,但貿然改變飲食,腸胃很容易出問題,特別是平日里吃得不好的。”
一聽這話,陶氏也是急了,“哎呦,還有這種事情?我家清娃不會也鬧肚子吧?”
她一下就坐不住了,袁珊很是疑惑:“哥哥一向節制,不一定會大吃大喝。”
“你不知道,當年你爹來參加縣試,很饞知味館的醬豬蹄,可惜銀子沒帶夠,遺憾了許久。前幾日來給你哥送衣裳的時候,他特意多給你哥留了些銀子,讓他想買什么好吃的盡管買。”
一聽這話,袁珊也是急了,她家三代人才終于出了她哥這么個有希望的,若她哥真吃了醬豬蹄鬧肚子,且不說得多費幾年光陰,村民們知道,會笑話的。
宋英忙道:“你們別著急,前幾日我遇見袁清時,囑咐過他這事。”
陶氏這才舒了口氣,拉著宋英的手,不住的慶幸:“還好有你!若是清娃考上,陶奶奶給你包個大紅封。”
宋英笑著道:“那可說定了,這喜氣我一定要沾一沾。”
這話陶氏愛聽,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陶奶奶說定的事情,決不改口!”
這讓鬧肚子的考生一家十分羨慕,他家今次已是再無希望,一家人悔恨連連,拿了藥方回家去了。
之后,沒有考生再被攙扶出來。
想想也是,這種大考,即便有人身體不適,也是強忍著考完再說,除非如那考生一般,實在是沒法忍,才會出考場。
除了陶氏外,在場的幾位大夫家中都并未有考生參考,因而這等待便不難熬,雖處寒風里,幾人烤著火,交談著醫術病例,也是別有一番意趣。
至晌午時,府衙內一小廝忽而急急跑過來,大老遠的就開始喊:“小宋大夫!小宋大夫!”
“這誰啊?”袁珊很是疑惑,在場這么多老大夫在,什么人上來就找宋英看病?
“好像是陳府的小廝,應該是賀太太有事。”宋英認出了來人,快速回答了一句,就抓起針灸包與藥箱。
這時,小廝跑到,抓著宋英轉身就往回跑:“小宋大夫,快!隨我去!我們太太厥過去了!”
宋英一驚,也顧不得什么形象不形象,將藥箱挎在肩上,喊道:“你放開,我自己跑!”
這一幕,簡直驚呆了袁珊與陶氏,又見宋英與那小廝是往縣衙內去,更是大驚,“這賀太太住在縣衙里?”
“賀太太乃是陳知縣的夫人,自然是住在縣衙后院。”林文軒解釋了一句。
陶氏與袁珊更驚訝,“了不得喲,宋英都能給知府的妻子看病了!”
林文軒莞爾,暗道別說知府的妻子了,其他官家太太,也找師妹看病呢。
宋英與小廝一路進了府衙,到了陳家待客的花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