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長見識了?”
這時,宋二姑也回來了,在門口聽到這么半句,不由好奇,進屋又見宋英氣呼呼的,更是奇怪,“今兒怎么了?有人去醫館鬧事?”
宋英搖頭,氣得不想解釋。
羅雁行便將事情講述了一遍,包括陳大娘告訴她的來龍去脈,宋英聽著也知陳大娘是真好心,并沒有添油加醋,都是如實描述。
但她是真心接受不了這種說法,娶她是報恩,潛在意識不就是認定了她是低人一等的么。
果然,宋二姑聽完也是道:“這確實是門好親事,那書生能提出等考中后再定下親事,必然是個厚道的,人品不錯。”
羅雁行也是點點頭,道:“在我們心里,你自然是千好萬好,便是陪配皇子王孫也是綽綽有余,但咱們畢竟是農家女,沒有家世,能成為秀才娘子已經是改換門庭了。
只要那書生的人品好,長得也過得去,便是家里窮了些,以你的聰明和醫術,以后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富足,既有身份地位,又有錢財,怎么不算好親事呢?”
宋英撇嘴,“可算了吧,我可不想有個用著我的錢,還覺得是我的榮幸的丈夫。”
羅雁行想了想,奇道:“誒,你這么一說,我也覺得這親事不是特別好,光聽著我拳頭都硬了。誒,怎么回事,明明之前想著還不錯的?”
她撓撓頭,越發的迷糊了。
農家女能嫁給秀才,到哪兒也是頂頂好的親事,已經比小香的那門親事好很多了。
怎么這會兒宋英這樣一說,她就覺得這親事怪怪的,也沒有那么好了。
宋二姑沉默良久,忽而道:“其實還有一門更好的,袁家的袁清,昨兒聽他奶奶話里的意思,今次十有八九能考中;
知根知底的人家,也不擔心有不知道的隱患,這兩天我看人品也不錯,還知道心疼他妹妹,很多想法也跟英娃是一樣的,你們話能說到一處去……”
“打住打住!”宋英阻止了她的滔滔不絕,“那可是袁家的金疙瘩,他們家一心想給他娶京城里的高門貴女,連何老爺的女兒也看不上眼呢。”
宋英覺得今兒果然氣得太多了,連胸口都悶悶的,想著這兩日的事情,越發堅定了早上不能在一起讀書釣魚的想法。
羅雁行也是道:“誰都知道袁清是門好親事,早幾年我們村已經有人家有這方面的想法,但袁家早早就向外透露出了意思,算是婉拒了所有人,這幾年連上門提親的都沒有。”
宋二姑覺得她倆在這件事情上太聽話了,委婉道:“這親事雖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得看本人的意愿,少年人正是春心萌動的年紀……”
說到這里,她頓了下,又道:“再者,那高門貴女是他們家想娶就能娶到的么?便是袁清真有那個本事,等到高中進士,也是很久之后的事了,這么長的時間,變數可大著呢。”
宋羅二人聽得驚疑不定,總覺得宋二姑的話外之意是讓她們想法子與袁清私下相會,籠絡住袁清的心。
懷疑一瞬,二人又覺得自己想錯了,宋二姑那么溫順老實,如此膽大的事她聽著應該都害怕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