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張師爺到來,不僅袁家人,幾個報錄人與里長等人也是趕緊迎了出來,心里同樣很驚訝。
師爺是何等人物,那是知縣的心腹,竟然親自來給一個童生道賀,這怎能讓人不吃驚。
面對縣衙的人,爽利周到的陶氏有些打怵,不敢與之對話。
察覺到奶奶的懼意,袁清作揖行禮:“張師爺光臨寒舍,不甚榮幸,里面請。”
張師爺含笑,“你就是袁清吧,后生可畏呀!”
“正是晚生。”袁清再次拱手作揖。
張師爺又是贊許的點頭,道明來意,“老夫此次前來,是代傳縣尊之意,賀你為咱們清水縣士子爭光,取了府試第一。”
說著,他伸出手,落后一步的差役立刻奉上一封紅布綢緞包裹的銀子。
張師爺笑著遞予袁清,“這是縣尊賞你的三十兩花紅銀,以資勵學之用。”
“嘶!”
“嘶!”
“三十兩!”
圍觀村民們驚得直抽氣,三十兩銀子!夠袁家好幾年的嚼用了!
不對,他家供讀書人,花銷大,用不了這么久,但一年半載的開銷應該夠了!
一時間,村民們看袁清格外眼熱,果真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才考了童生,就有縣官送銀子。
還是三十兩!
要知道,先前的胡知縣獎賞王小花貞烈,也只給了二十兩銀子;而宋英的父親救差役而亡,一條人命,官府也只賠了五十兩而已。
雖然花紅銀由縣衙出,走的是公賬,不用陳知縣私人掏腰包,但還是得感謝他,袁清又一次拱手作揖:“老父母之恩,門生感激涕零。”
陳知縣在縣試時取了袁清,袁清與他有師生之名,對他要稱門生。
張師爺笑笑,又取出一枚五兩的銀錠,“這是老夫給小友的賀禮。”
這是私人給,袁清自是推辭,幾番之后,才終于收下,引著張師爺入內喝茶、吃紅糖雞蛋。
他一走,門口的村民便再次向陶氏等人道喜,知縣送銀子,師爺也給送銀子,這說明他們很看好袁清!
當官的都看好,說明袁清讀書真的很厲害,能中秀才!
李氏眸光閃了閃,摸出60文銅錢塞到陶氏手上,“我們莊稼人,不比縣太老爺,一點心意,陶妹子你別嫌少。”
陶氏驚,忙推回去:“這怎么能行,你們手頭也不寬裕,這錢我不能要!”
李氏拉著她的手,語重心長道:“妹子你聽我說,你家清娃中了童生,后面還得考秀才、考舉人,用錢的地方多,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就收下吧。”
外村人都如此,梧桐村的幾個當家人也趕緊掏出錢給陶氏賀喜。
陶氏高興又得意,想當初她想讓孫兒去清水縣書院讀書,到處借錢不成,現在這些人卻是主動送錢。
雖然很心動,想著孫兒先前的囑咐,她堅決不肯收:“鄉里鄉親的,你們能來賀喜,我們袁家已經很感謝了,大家手頭都不寬裕,哪能要你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