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成想,這個大夫竟然有本事謀到衙門的差事,還是一文錢也沒有花!
一想到昨日宋天的嘚瑟、李氏楊氏的風光,劉三嬸就一陣心頭火熱,若非宋英要給人號脈看診,她恨不能拉著她的手說。
“以前都說你有本事,嬸子們見識少,也不知怎么個有本事法,今兒才知,就這份遠見,就是我們村里其他女孩比不了的,宋天當了官,你們家以后就是官家,門戶不同,以后你也好說親……”
“三嬸子,你若是要看病,就去那邊等著,我這給人看診呢,你一直說話,總打斷我思路。”宋英打斷了她的話。
本來她沒臉沒皮來給她兒子求官,宋英就挺煩的,說的話還越來越難聽,好似是她沾宋天的光似的。
一聽打擾了宋英治病的思路,正在看診的病人家屬忙半勸半拉,“這位大嬸,這邊來坐,這醫館吶,最是要安靜,生了病本來就煩……”
被陌生人拐彎抹角指責一通,偏偏自己還真的沒理,劉三嬸很臉紅,但又不想放過這個機會,本想等宋英給人看完再說,不想這個病人看完,又有人來,有時她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
無奈,她只能先行離開,臨走前還邀請宋英下次回家去她家玩,讓宋英很是無語。
這一天注定不清凈,劉三嬸走后沒多久,又有杏花村的嬸子大娘前來,俱是請宋英再有衙門里的機會,不要忘記她們家的兒子孫子。
還說宋天已經有著落了,宋元又要讀書不需要,她們的兒子孫子雖比起宋天宋元隔了一層,到底是一個村的鄉鄰,遠親不如近鄰云云。
從她們口里,宋英對昨日的情形也大概知道了一些,宋天是特地穿著官服回去的,從進村就開始嘚瑟,在地里干活的人都回去圍觀他,他還嘚瑟地表示,從今以后要叫他宋大官人。
李氏楊氏也是笑開了花,被整個村的人恭維,那場面比之當初袁清考中童生,袁家人的風光也不遑多讓。
只要是杏花村子弟一直很平庸,讀書不行,唯一一個秀才還是因逃荒從其他地方來的,宋天當官,是村里第一人。
村里們鬧騰了幾日,才終于消停,不再來醫館找宋英拉關系。
這日,宋英照例在坐診,羅雁行突然氣喘吁吁地跑來,“宋英!宋英!快,我姐姐難產了!”
她滿臉焦急,也顧不得宋英在給人看診,拉著她就欲走,宋英趕緊喊:“你先等等,我還沒拿藥箱呢!”
羅雁行松開了她,催促道:“快點,報信的人說,昨兒入夜就發作了,一直沒有生出來!”
這個時候勸她不要急沒有用,宋英忙是道:“我很快的。”
說完,就沖進了藥房,快速裝了催產的藥,又拿了些參片,而后就沖出去,“走吧。”
“我來背!”羅雁行拿過藥箱背上,拽著宋英就往外跑。
“你放開我自己跑呀。”
“不行,你速度太慢了。”
“不,你放開我,我們去雇輛馬車,這樣跑哪里行。”
這幾年,宋英也養成了遠程靠車的習慣,即便是需要去偏遠山村出診,她也會選擇坐牛車,這會兒著急,靠兩條腿跑更加不行。
“對對對,雇馬車!”羅雁行腳步一轉,又朝著另一邊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