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滿黃色銅釘的朱漆大門被一扇扇打開,一座恢弘的大殿映入眼簾,綠色琉璃瓦在陽光下顯得亮晶晶的。
這是大成殿,主祀孔子,配祀四配,顏回、曾參,孔伋、孟子,以及十二哲;旁邊的東西廡,從祀朱熹等歷代儒家先賢。
整座學宮靜悄悄的,連風到了這里都變得輕柔,仿佛是不忍驚擾里面的圣賢。
“請新科生員入泮!”
隨著高喊,眾生員雙手交疊持禮,俯首繼續前行。
步入欞星門,可看見一彎偃月碧綠水池,池畔栽種著月季花,此時正值花期,深紅、淺紅的花兒開得正艷。
這就是畔池了。
泮池上的泮橋,只有有功名的人才能從上面經過,其余只能從旁邊繞行。
新晉生員第一次走這泮橋,便稱作入泮,過了這橋,從今以后就是士農工商里的士,這是階級躍升。
過了泮橋,拾階而上,至大成殿外,眾生員行凈手之禮,而后才入殿祭拜。
禮畢,退至明倫堂,這里就是府學的講堂,堂上懸有‘明德親民’的匾額,府學的生員們每日在此晨讀。
此外還有尊經閣,是府學的藏書樓,存有四書五經及御纂典籍。
教諭署,教諭、訓導們辦差起居之所。
聽說富庶地方的學宮,還有練習習射的射圃。
明倫堂內,眾生員拱手而拜、相互攀談,有交好的甚至開始序齒。
過了一陣,陶提學到來,眾生員忙是見禮,陶提學先是一番訓話,告誡生員們不可因為有了功名就懈怠讀書。
還表示歲試考核成績不佳者,廩生降增生、增生降附生,附生革除功名,整一個嚴厲了得,一盆冷水潑得眾生員飄飄然的心落了地。
打了一巴掌,陶提學又給了顆甜棗,讓人給生員們分發每人2兩的勵學銀,這讓眾生員先前那點不滿煙消云散,只覺陶提學大方豪爽、諄諄教誨俱是為他們好。
袁清也很高興,作為寒門學子,這2兩銀子對他來說用處很大,能解決不少麻煩。
之后就是簪花宴,讀書人的宴會免不了作詩,好在院試也考詩賦,便是詩才不佳的,也能做出一首四平八穩的應制詩來。
最初,眾人還有些拘謹,及至中途,有滿臉溝壑的中年生員搖搖晃晃站起身,“三十年來誤儒冠,稻糧謀盡硯田干。今朝暫脫青蓑去,敢向孔門借衣冠!”
最后一個字出口,他整個人卻是砰地倒地,沉沉睡去。
在場幾個四五十的生員感同身受,不由潸然淚下。
其余生員雖然年輕,但這些年讀書也是不易,同樣有幾分感同身受。
這時,又一名生員以筷擊碗,吟唱起黃庭堅的詩:“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
一時間,連陶提學也是傷感了起來。</p>